李綱回到家中,當天夜里便去世了。
他走的時候很安詳,臉上還帶著笑意,手里捧著一本春秋。
秦瑯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兩儀殿中受召拜見皇帝,君臣奏對。李世民聽到內侍報告的消息,一時怔住,良久無言。
雖說李綱曾經是他大哥建成的老師,是個耿直的人,武德時多次上奏要皇帝削奪他的權力,可李世民對這位老大人并沒有什么不滿。
“天不假年,朕將太子承乾委托給李老教導,想不到才一年時間,他就走了。國家,又痛失一位肱骨棟梁!”
“懷良,你來草詔!”
秦瑯心情也很沉痛,昨天還在崇賢館見了李綱,想不到就成最后一面了。對于李綱這種極正直的大臣,他還是很佩服的,雖然他有時也覺得李綱正直的有些迂腐了。
“臣遵旨!”
“追贈李老開府儀同三司,黎國公。”
“謚號········忠。”
想了想,李世民又道,“謚號貞!”
貞和忠都是美謚,但李世民最后改忠為貞,無疑是在贊賞李綱歷仕周隋唐三朝,輔佐兩朝三任太子,都忠貞耿直之行。
謚法清白守節曰貞,行清白執志固。大慮克就曰貞,能大慮非正而休。不隱無屈曰貞,坦然無私。
“懷良,你來給李貞公立碑!”
秦瑯寫完詔令,呈上。
“陛下,臣雖然繼李貞公為崇賢館學士,然臣認為,為李貞觀寫文立碑一事,應當交由太子承乾親自來寫。”
正悲痛中的李世民聞言,也不由的覺得這個提議很好。
“好。”
李世民召來殿中監韋挺,讓他去詢問,李綱臨走前有沒有遺表留下,有沒有需要朝廷幫忙辦的事情。
又讓他去安排賜給鼓吹班劍等事,并說由內庫撥錢治喪。
殿中。
皇帝有些情緒低落。
“李綱這樣正直的大臣不多了,如今朝中又少了一個。”
“李貞公八十多歲仙逝,這是福。”
“懷良,李綱走了,太子詹事空缺,就由你來擔任太子詹事如何?”
“陛下,東宮為儲君,太子詹事為東宮僚屬之長,十分重要。臣以為,東宮詹事,還是應當請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來擔任詹事。臣太過年輕了,任崇賢館學士,都有些不適,更不說詹事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