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先前那首為秦瓊送行的詩,現在看來也是出自秦瑯之手了。這個秦瑯,還真是天生神才,小小年紀,做過多少驚人之事,玄武門激戰,幽州平亂,豳州平亂,又改革稅制,推動新法,主持科舉,注重進士,現為太子之師,卻又成了大詩人!”
閻立本突然有些嫉妒起這秦三郎來了,能讓自己母親都傾心仰慕,太了得了。
“阿娘,秦三郎才十七,這些詩會不會是他買別人的詩?”
清都公主搖頭。
“那些詩,隨便一首,都夠名揚天下了,誰又舍得把這樣的詩賣人?”
“可秦瑯如此年輕,他如何寫的出這樣的詩來?”
“一般年輕人自然不行,就如盧家等五姓子弟一樣,詩看似華麗,卻空洞無神,就是他們缺少足夠的閱歷,沒有相應的人生感悟,沒有情感思想。可秦三郎雖年輕,但你看他做過的那些事,哪一件單拿出來,都極不得了了,鎮撫使、幽州都督、轉運使、宰相、太子少師,他做的那些事不是假的,他的經歷是真實的,所以不能把他跟那些崔盧子弟并列,就如你看秦瑯的詩,詩詞里并不會有南北朝以來流行的那種華麗詞藻堆徹,也不會刻意的去追求那些駢驪用法,秦瑯的這些詩都是直抒胸臆,放棄了過份講究的形式美,也不追求詞藻華麗,不講究聲律、不講究用典。”
清都公主指出的是南北朝以來流行的宮體詩的通病。
這就跟五姓七宗一樣,過于注重外在的那點東西,內里反而空洞了。
而秦瑯的這些詩恰相反,不注重那些外在的形式,注重的是內在,重在表達思想。
這就勝了千百倍了。
“秦瑯之詩,有幾分魏武之風也!”
清都驚嘆,連連稱若是自己還年輕,定要以秦瑯為偶像,大膽去追逐愛慕他。
“去把你哥哥和姐妹們一起叫來,娘也跟你一起來繪制這幅秦瑯夜宴圖!”
本來閻立本打算繪的是盧承宗夜宴圖,可誰知閻母卻稱為秦瑯夜宴圖,而且還要把閻家這些丹青高手全都叫來,明顯是要繪一幅長卷,一副能名傳千古的大作了。
“阿娘你要出手?”
“如此盛事,當值得我們閻家用丹青記錄下來!”
閻立本之前只是打算完成皇帝的任務,可現在,閻母卻要閻家全力以赴,是要把這盛事銘記,要為秦瑯畫卷留名。
閻母讓閻立本開始詳細的描述夜宴時的景象,包括當時醉仙樓的布局裝飾,還有賓客們的位置,以及神態、服飾等等。
要讓這夜宴圖完美,要做的準備工作很多。
“為娘想見一見秦三郎,你幫忙安排一下。”
閻立本怔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