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
渭水北岸,秦家的萬畝大豆苗枯葉黃,豆莢飽滿,即將進入收獲季節。
田邊水傍的別墅里,禮部精通譜學的官員正在跟秦瑯談論秦瑯家譜之事,禮部奉皇帝之旨,抽調了一群譜學家組成了一個秦瑯家譜修撰組,他們窮經究史,花了極大的精力去研究秦家歷史。
“按我們的研究,翼國公這支祖上當是出自于姬姓,乃上古八姓之一,黃帝之后。姬姓中衍生出一支秦姓,發源于齊魯一帶。孔子七十二賢學生中,便有四個秦姓人。”
按禮部官員的研究所得,因為孔子的這四個秦姓學生,還產生了秦姓的兩個堂號,一個是樂善堂,一個是三賢堂。樂善堂是因為孔子曾夸獎秦姓人好道樂善,三賢堂的三則是指數量多。
秦瑯挺佩服這些家伙的,居然能夠一路上溯到三皇五帝時代去。
接著他們又說了秦瑯家祖上的一些名人,比如戰國神醫扁鵲,原來他本姓秦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當時是燕國渤海郡的名醫,叫扁鵲是因為醫術高超,所以時人用上古黃帝時代的神醫扁鵲來尊稱他。
秦瑯這才知道,原來真正的扁鵲是神話時代的名醫,秦緩只是第二個扁鵲。
然后戰國時燕國名將秦開,據說他主持修建了長達四千多里的長城,還帶兵東渡遼水,攻打朝鮮半島上的箕氏朝鮮,據有了遼寧全境和朝鮮半島北部。
秦開的孫子秦舞陽,是刺秦王的荊柯的同伴。
然后他們的后人,到了漢代時,從山東遷往了關中扶風,后來居住在扶風茂陵的秦襲,已經擔任了兩千石的太守之職,而且同族從兄弟還有四個擔任兩千石的太守之職,于是有了扶風萬石秦家之名。
秦襲的六世孫秦彭,妹妹為漢明帝時的貴人,秦彭后來參與北征匈奴,積功授為山陽太守,此后又任潁川太守,他的兩個弟弟也都擔任過漢朝的射聲校尉這樣的高級軍職。
后來正是秦彭這一支定居齊州歷城,此后秦瓊七世祖秦秀任過西晉的金紫光祿大夫、太常卿,還有一位祖上任過樂陵太守,再往后,便一代不如一代,官越做越小了。
到秦瓊曾祖秦孝達,只是北魏的廣年縣令,祖父秦方太,也只擔任過北齊的王府記室,父親秦愛任過北齊咸陽王錄事參軍之職。
“歷城秦家不得了啊,源出姬姓,曾為孔圣學生,漢代時更是萬石秦家之名,后定居歷城這支,也先后出過三代太守,世代皆入仕為官,而到翼國公你這一代,更不得了。一門兩宰相四公爵!已然超越漢代時祖上的萬石之名了。”
也真難為了這幾位官員,居然一路整理出了這么輝煌的一個族譜。
秦瑯以前也聽秦瓊說過,歷城秦家確實是尊秦彭為始祖的,再往上六世,也確實是三輔萬石秦家,至于更往上是否是孔子七十二賢學生中的秦姓學生,這就比較難以考證了。
但人家硬是能給整出這樣一份譜系來,真是厲害。不過他覺得萬石秦家往上,應當就完全是沒有啥過硬的證明的,就跟李世民家非要說自家是老子之后一樣,百分百就是瞎認祖宗。
不過秦瑯在看過他們整理出的這份家譜后發現了一處問題,秦瓊七世祖秦秀,居然是秦宜祿的孫子。
秦宜祿是誰?熟知三國的人當然知道,那是呂布部將。秦宜祿在三國最出名的倒不是他在呂布麾下有多能打,而是他的前夫杜氏被好人妻的曹操給收了。
當年秦宜祿在呂布麾下出使袁術,袁術把漢朝的宗室女嫁給秦宜祿,當時秦宜祿的妻子杜氏則帶著孩子秦朗留在下邳。
后來曹操圍攻呂布于下邳,城破后,關羽向曹操請求把杜氏許給自己為妻,曹操本來答應了,結果后來看到杜氏非常美貌,于是反悔,直接據為已有。
于是秦朗成了曹操的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