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宜祿后來歸降曹操,被張飛勸降,沒多久又反悔,結果被張飛殺了。
曹操對繼子秦朗不錯,也喜歡秦朗的言行謹慎低調,他還曾說過世上沒有人像他這樣疼愛繼子。
秦瑯后來在魏明帝的時候,受到重用,先任驍騎將軍、給事中,后來又明帝病重,又與曹爽等一起為輔政大臣。
后來秦朗的兒子秦秀棄武學文,在晉武帝時擔任了二十多年的博士。
秦秀之后,歷城秦家世代習文,子孫多任文官。
直到秦瓊在隋末投身軍伍,以大將軍來護兒的帳內起家。
“這個確定嗎?”秦瑯問。
那禮部官員看到秦瑯問秦宜祿秦朗父子事,自然也知道這是在指當年曹操強奪宜祿妻收養秦朗之事。
“確實如此。”
杜氏當年帶著秦朗跟了曹操后,還為曹操生了二子一女,還是比較得曹操喜歡的,要不然,后來曹朗也不可能能做到曹魏的輔政大臣。
只是可惜后來司馬家篡奪了曹魏,要不然估計秦家的地位會更高。
三賢堂、樂善堂、萬石秦家······
真細究起來,秦家也確實不是一般的家庭,以前秦瑯還以為秦家只是個早就家道中落的小地方豪強而已,沒想到人家祖上也是闊過的,還不止闊過一次,大起大落也好幾次了。
從春秋時的孔子七十二賢之一,再到西漢萬石秦家,再到魏明帝的輔政大臣,然后西晉博士,北齊的縣令,再到如今唐朝的大將軍、國公。
從文到武,再從武到文,又轉武,兜兜轉轉千余年,這生命力,實在是太頑強了。
本來秦瑯打算尊漢代山陽太守秦彭為始祖,但禮部官員卻說秦家始祖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的秦商。并說秦商是魯人,其父堇父,與孔子父叔梁紇俱以勇力聞名。
話里之意,秦家能文能武,傳承千年,那都是祖上種子好。
這么為秦瑯著想,秦瑯能說什么。
“既然你們理出了秦家傳承,追溯到此,那么就以秦商為我歷城秦家始祖。”
接下來的事情,其實也不需要秦瑯做什么,這些禮部官員自然會為秦瑯做好,將作監負責修建秦氏家廟,禮部則負責制作秦家的祖先神位牌,以及各種祭祀的禮器,這個東西很有講究,處處有禮制規矩,需要朝廷制作皇帝賜予。
他們還會根據整理出來的這些秦家譜系,編一本傳承代系完整的秦氏家譜,并把秦家歷代的名人編錄進秦家傳里。
這是個比較費神費力的事,好些資料得從歷代的史書傳記、墓志銘里尋找,當然,他們肯定也會添加一些贊語好話之類的,甚至可能會編排一些小故事到秦家人頭上。
總之,就是美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