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馮家父子現在統領的二十余州,極可能要并省為高羅雷崖儋五州,劃歸廣州大都督府統領······”
有些話點到為止,效果更好。
馮家地盤從現有二十余州,并省為五個州,其中兩個州還是海南島,而原來馮盎的那個八州都督之職,也沒提起,明顯是要撤掉的。
馮智玳心有不安。
“請翼國公代馮家陳明忠心,我馬上給家父寫信,請家父入朝拜見天子!”
秦瑯笑著點頭,讓馮智玳去了。
等他走遠,秦瑯扭頭問承乾。
“你剛才在一旁觀看,可從中看出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孤覺得馮家不會反。”
秦瑯點頭,“沒錯,馮家不會反,他們不敢反,隋末之時,他們都不曾自立為王,現在更不會了。嶺南馮家已歷經六朝,都不曾反過朝廷,所以現在也不會。馮盎更曾數次入朝,因此這次他會來長安的。”
“老師,那可以對馮家放心任用了嗎?”
“不,馮家雖然不會反,但他們卻想做嶺南的土皇帝,事實割據嶺南,而這是朝廷絕不允許的。只是說,現在嶺南形勢還比較復雜,有一些蠢人妄人比馮盎更狂妄更自大,因此我們要分出個輕重緩急來,先對付那些人,至于馮家,一步步來就好。”
嶺南先有漢俚之爭,然后才是朝廷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之爭,在對付俚人這塊,朝廷和馮家等是利益一致的。
“馮盎真會來長安嗎?來了后,朝廷會扣留馮盎嗎?”承乾又問。
秦瑯反問這個已經開始會學思考的太子,“如果由你來決策,你會怎么做,你會扣留馮盎嗎?”
“孤覺得馮盎可能會先派其嫡長子馮智戴來京朝見天子,會攜帶大量財物貢品前來,一來打前站,二來觀風向,若是風向好,馮盎才可能會來。”
馮智戴其實是馮盎的次子,但卻是嫡長,比起其兄,智戴極似馮盎,勇而有謀,能撫循部眾,得士死力,在嶺南是極有威望的。
年輕的時候,隨馮盎入洛陽朝天子,親統本部精銳之師,參與了征高句麗之戰,在中原七年,后率部眾返歸嶺南。
當時中原大亂,到處都是亂兵割據,馮智戴硬是率部一路且戰且進,一路打到了老家嶺南高涼郡,與其父會師。
據說現在馮家漢俚兵馬十萬眾,馮智戴一人就統領五萬。
因此雖然現在智戴的官職僅是春州刺史,可卻是嶺南馮家的核心人物。
馮盎讓智戴先來京,確實既能表明態度,也能留有余地。
“馮盎若來京,若讓你決策,打算如何處置?”
“可留智戴在京任南衙大將軍之職,封侯。封賞馮盎,讓其返回嶺南,可加他廣州大都督府司馬之職,另授高州刺史,另授其一子為雷州刺史,然后高雷之間的羅州刺史之職,則可自長安選派一員干將前往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