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島上二州,則以一州授給跟馮盎不和的馮寶徹,一州授馮盎的兄弟。”
“五州長史、司馬之職,則皆由吏部選派官員前往任職。”
秦瑯笑了笑,承乾這種手段還是可以的,不過顯得稍急了一點。
“崖州島一州授馮盎子,一州授馮盎妻兄冼氏,但不要給冼寶徹,他雖也是冼家人,但跟馮盎不和。”
“另外,各州只由朝廷選派司馬過去,長史暫由馮盎舉薦。”
事情得一步一步來,不能太著急。
派個司馬過去,先了解那邊情況就好,暫時不急著去干涉或奪權。
沒有真正的實力部署之前,一個長史和司馬也是奪不了權的。
裁州并縣,其實也是為了便于以后朝廷的管理,減少州縣,另一方面自然也就減少了那些刺史啊縣令等官員,這些官號稱南選官,其實就是馮盎等地方豪強們自己任命的。
“其實還有一個不錯的策略可用。”秦瑯笑著告訴承乾,“朝廷可以一邊裁撤州縣,一邊讓馮盎這些土王量田入籍,并告訴他們,他們所管州縣清量的田地和登記的戶籍,以此所征收的兩稅稅賦,可以一半留州,一半上繳朝廷國庫。”
秦瑯相信,馮寧陳冼等這些土酋們肯定愿意,這樣就能打著朝廷的名號光明正大的征收稅賦,并留用一半了。
不過只要他們這樣做了,那么底下的俚僚蠻子們肯定會不滿的,畢竟歷朝以來,嶺南的蠻子們因為入籍和征稅的問題,不知道爆發過多少次叛亂了,以前他們連半稅都不肯交。
這沖突一起,少不得又得開戰。
這樣一來,挑起他們爭斗,既能削弱雙方實力,朝廷還有了可以插手的理由,到時就能順勢派兵進入了。
這唐軍一入境,請神容易送神難,到時再給就地設置折沖府,部署府兵,甚至筑軍堡,建驛站,這可就是實實在在的殺招了。
當然,除了這些,合作也還是要的。
比如,秦瑯剛才也跟馮智玳說過了,說今年將提高灰糖的收購價格,并計劃在馮家的高羅等州沿海設立商港碼頭,擴大與馮家的貿易。
馮家手里可是掌握有不少土產的,比如說犀牛角啊珍珠啊象牙等,另外就是糧食、奴隸這些也很多,更不用說,馮家的地盤上還有許多金銀銅鐵礦,唐代時嶺南的金銀產出可是占了當時一半多的產量,更別說嶺南的鐵礦也是極多的。
至于說合伙種甘蔗什么的,秦瑯沒什么興趣,他又不是那些貪婪的長安貴族們,見到點利益都想撥拉到自己碗里,不給別人留半分余地。
相比種甘蔗,他反而對奴隸感興趣些,只要稍提高點奴隸交易價格,秦瑯相信馮盎自然會毫不留情的把許多俚人僚人擄掠販賣。
中原對奴隸的需求一直是巨大的,所以這買賣其實也向來是暴利的,比甘蔗賺錢的多,而且還能夠借此加劇馮盎等漢酋和俚人的矛盾,也能進一步削弱俚人的數量和實力,何樂而不為呢。
以大唐如今這般如日中天般的勢頭,馮家再怎么實力強勁,也終究只能是地方上的豪強,今天砍一刀明天刺一劍,馮家要不了百年,就會淪為沒有爪牙的老虎了,嶺南也終究會被徹底的納入中原直接統治的。
“老師,對于嶺南西的寧氏家族,是否也可以如此呢?”承乾問。
“當然可以了,寧氏家族控制著整個北部灣,也控制了嶺南通往交趾的航線,雖說早幾年寧氏叛亂,實力損失不小,可在云開山脈以西,他們依然是實力最強的,要控制這片地區,第一個就得先把寧氏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