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秦瑯這么做倒也無可厚非,畢竟這也不是強買強賣的事情,你情我愿的沒敲詐商人,還能讓商人得好處,朝廷呢也節省了不少開銷,另一方面,也能加快大明宮的修建效率。
“這家伙啊,每次都是如此,總能想出這些歪點子來。虧他也想的出,皇商,區區一點材料,就換個皇商頭銜,還犯事涉案需向大理寺申報復核,還享受視品待遇,甚至讓朝廷在邸報上為他們打廣告做宣傳,哼!”
承乾見皇帝雖然如此說,可語氣里并沒什么不滿之意,倒也松口氣。
“父皇,兒臣覺得老師這個辦法,倒是互惠雙贏之法。”
“你支持這樣做嗎?”
“兒臣不覺有何不妥之處。”
李世民合上折子,“既然你贊同秦瑯,那朕也就不駁回,反正時間只有三年,錢只有四十九萬貫,不管他用什么辦法,三年內要給朕把這大明宮建起來。”
“有商家愿意嗎?”
承乾抬頭,臉上有些興奮。
“老師目前舉行了幾次商家茶話會,與會的商家對此反應很熱烈,他們都很積極,有的同行商家甚至當場都爭的大打出手了。”
“有辱斯文!”李世民淡淡的說了一句。
“材料這塊倒是解決了,那做工呢?所需之工匠還有民夫等,秦瑯總不可能也想著不給錢白用人吧?”
“父皇,老師已經對此做過嚴厲要求,說絕不能少工匠民夫們一文工錢。還特意召人根據市場行情,給大明宮修建的各種匠人,以及民夫等制訂了一個詳細的工錢表,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工人,所定的工錢,都要高于市價兩成。”
“為何要高兩成?”
“老師說修大明宮,要按最高標準來修,所以多給兩成的工錢,也是酬謝大家的辛苦錢。所有工匠民夫皆為雇傭,絕不強征,并且工地包吃包住,保證干凈衛生,另外每月發一次工錢,絕不拖欠。”
李世民有些驚訝,“秦瑯真能說到做到?”
“老師說,大明宮要雇傭許多工匠民夫,得超十萬人,所以絕對要重視用工,不能苛刻了工匠民夫,而且還得讓他們得益受好,讓他們修大明宮沒有半句怨言,更不能對朝廷和對圣上有不滿,要讓他們干的舒心,付出汗水拿到回報。”
“這可不容易。”李世民也不由的有些嘆聲了,以往修宮殿之類的,那都是征召的百姓免費服役的,甚至好多工匠都是從天下各地征召過來的,路上大家甚至還得自己帶著干糧趕路,還不能誤了工期,否則要挨罰。
而現在秦瑯說要完全采用花錢雇傭的方式,從各地雇傭自愿來做工修宮殿的工匠、百姓們,還說要給他們超過市價兩成的工錢,還要包吃包住包往返路費,甚至連伙食和住宿都有嚴格標準,詳細到每天吃幾頓,一人合到多少米,一天有幾個葷幾個素等等都在招工時就要說明的。
還一月一結工錢。
這可真是前無古人了,之前見秦瑯想出皇商這種招數,來讓商人免費提供材料,他還以為秦瑯對工匠民夫等,也會有省錢的辦法呢,誰知道秦瑯在這方面倒是客氣大方,不但不省錢,還盡往費錢的方向去了。
“老師說得以人為本!還說隋朝時楊堅修仁壽宮,楊素和封倫曲意媚上,極盡奢侈,一味的趕工期,結果一座輝煌仁壽宮成,宮底卻埋著幾萬累死病死民夫的尸骨,說當年楊家傷天和,所以才折了江山壽數,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