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一邊坐下,開始說起武家跟秦家的淵源,還說當年秦瓊跟武士彟一樣,都是太上皇信任看重的有功之臣,當年還特意為兩人賜婚云云。
“當初我家阿郎有次和令尊一起時,曾有過一個約定。”
秦瑯驚訝。
“不知道家父和應國公有何約定?”
“當年有一次宮廷酒宴上,我家阿郎曾和令尊訂了一個娃娃親。”
秦瑯心里還真驚訝,可秦瓊和武士彟也都還在,她總不能說謊吧。
“想不到還有此事,不過我阿爺從沒告訴過我。”
“衛公不會認為我說謊吧?”
“當然不會,只是既然是兩位長輩的約定,不知道具體如何?”
“是你家六郎,跟我家三娘,當初兩個娃都是剛出生不久,一次宮廷宴會上說起,于是我家阿郎便主動提起聯姻之事,你阿爺也是滿口答應了的。”楊氏盯著秦瑯,“只是如今不比當年了,想當初我家阿郎也是太原元從功臣,立國后檢校過十二軍之一的井鉞將軍,還檢校右廂衛,任過工部尚書兼判六尚書事,太上皇甚至賜封我家阿郎實封八百戶,只是我家阿郎認為榮寵太過,遠超他人,想當初宰相裴寂也才實封三百戶而已,于是數辭而不受。”
秦瑯面帶著微笑聽著。
楊氏這話倒也不夸張,武士彟確實屬于李淵的絕對心腹之一。
不過說他兼判六尚書事,這肯定是有些夸張,所謂實封八百,也只是自夸,畢竟裴寂也才實封三百而已。
而武士彟事實上是沒有實封的一個應國公,就跟秦瓊當年那翼國公一樣,都是虛封。
其實武德年間的爵位,基本上都是虛封,八百戶也好一千戶也罷,都是虛的。
楊氏話中之意,是武家以前跟秦家一樣都是軍功新貴,可武士彟是遠強過秦瓊的,這也是事實。
畢竟一個是起家的元從功臣,而秦瓊只是半路加入的。
“我武家如今大不如從前了,我家阿郎如今更是要被貶蜀中邊州,也不知道秦家還能不能看的上我們武家。今日我來呢,只是想來問一問秦家的態度,若是秦家不愿意了,說一聲,我武家也不是那種強求攀附之人,便請秦家給我家三娘一封退婚書,此事便做罷。”
這話說的,故意打人臉啊。
以前武家地位比秦家高,秦武兩家約定娃娃親,現在武家被貶,秦家得勢,若秦家真的就悔婚,傳出去,以后秦家豈不要被萬千人唾罵?
這事別說秦瓊做不出來,就是他秦瑯也做不出來啊。
秦瑯看了看兩歲多點的可愛武三娘,又想了想自家的六弟善道,這小子上次襲封了秦瓊祖父的廣年縣公爵,也是運氣好的很,想不到這小子還有這么門親事在呢。
“衛公是不答應么,那直說好了,我妹妹才不稀罕你們秦家呢!”
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不滿的道,秦瑯發現說話的是那位武二姐。
一想到這位就是歷史上那位了不得的日月當空的武曌,秦瑯總有幾分迷惑感。
“二娘子說笑了,既然是兩家長輩約定之事,我秦家又怎么可能反悔呢!只要武家不悔婚,那么我六弟一個庶子,當然樂意娶應國公嫡三女的。”
“奴今天先來拜訪衛公,就是想問一個秦家態度,三郎也不用急著回復,你可先去問問齊公,若是齊公態度不變,武家自然也不會悔約的。”楊氏說完,便要起身告辭。
她話說的明白,找秦瑯不找秦瓊,就是避免尷尬,真要到悔婚那一步,武家也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