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搞分封,這不稀奇。
畢竟雖然有人說,其實漢以后,就沒有真正的封建王朝了,可唐其實也還是被稱為封建時代嘛。
皇權社會,其實本質也就是家天下,不管皇帝再怎么想搞中央集權,都脫離不了一家之天下這個根本,否則就是改朝換代了,任你說的天花亂墜說是繼承,其實也是改朝換代。
就如關隴集團締造了西魏北周隋唐,這四個王朝,其實都是他們這批來自代北軍鎮的人建立起來的,他們的政策制度等,也都是沿襲并用的,可這并不會改變天下易主的事實。
每個人當上皇帝后,尤其是開國之君,他們都會想著如何讓自己的江山國祚綿延不絕,子孫永久。雖然這根本不可能,但他們也會想著盡可能的長一點。
李世民是一個很有能力的皇帝,雖然年輕,雖然剛當皇帝不久,可已經干了多件大事,雖然眼下他的皇子們還年幼,可他已經著手考慮分封的事情,其實就是眼光遠,格局大了。
不管從哪方面來講,李世民的考慮其實都沒錯。
雖然秦漢起,中原就推崇中央集權王朝,大搞君主集權,搞大朝廷,尤其是那些儒生文臣們,就更喜歡這種制度了。
他們推崇大一統,推崇中央集權。
在秦瑯看來吧,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固然是歷史的必然性,但也有不少時代的局限性。
畢竟任何制度,其實都要有適應的土壤,否則就是空中樓閣。
中央集權有千萬種好,可也不能說分封制就一無事處,起碼在皇帝看來,分封是鞏固皇權,鞏固他們一家天下的一道重要保險。
那些贊成分封制的皇帝、臣子們,重要的一條理由,就是周朝分封子弟有八百年天下,漢朝分封,也守國四百年,而秦不分封,二世而亡,魏晉不封,亡不旋踵。
分封雖然會讓分封的宗室諸侯們,形成對中央朝廷的威脅,但也不能否決他們屏藩朝廷的作用,更不能否決他們能震懾異姓之臣野心的作用。
若漢高祖沒分封子弟,劉家天下只怕早就改姓了呂。
而曹魏對于宗室過于苛刻,處處限制宗室,便導致了后來司馬家篡奪了曹魏。
“老師,你覺得分封好不好?”承乾問。
秦瑯拍了拍承乾的肩膀,這小子有點早熟,很敏感。
“殿下其實不必過于擔憂,分封本身來說,是一劑良藥的,具體來說還得看如何分封,分封的好,則為朝廷羽翼屏藩,分封的不好,自然也就是后患無窮。”
就如漢代分封,搞的是郡國并立,劉姓諸侯王們廢呂再造大漢有功,可后來也一樣導致了七王之亂。
漢武帝推恩令廢除了諸侯王們的武功,這也導致了后來王莽能夠篡漢。
曹魏家過于提防宗室,導致司馬家篡位。司馬家開始也是十分防范宗室,可后來皇帝路走歪了,本來是強行把宗室們趕出京就藩,這些藩王們并沒實權,遠離中樞,難以威脅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