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宮,也改成了太極宮。
“當年我初次來此時,長安城的外郭城墻都還沒有修建,只修了城門處。想不到,如今外郭城也修的如此完備雄偉了。”馮盎道。
“完備的可不止是外郭城,長安城現在已經恢復了開皇之盛了,數十萬家,三市興盛。”
馮盎站在南門前,感受著這五門洞正門的雄偉壯闊。
“耿公,剛聽到一個消息,寧長真死了!”
馮盎一怔。
“死了?”
寧長真的死確實震驚了馮盎,這位可是寧氏的族長。寧家跟馮家一樣都是中原南下嶺南家族,在嶺南都有二百年了。
家家祖籍河北冀州,是春秋著名的寧戚后代。在南朝宋明帝時,臨淄地被北魏吞占,寧氏家族便隨劉宋朝廷南下。而到了梁武帝時,寧長真的祖父寧逵出任定州刺史(玉林),總督南定等九州諸軍事。
陳武帝時,遷安州刺史(后改欽州)。
寧家便從寧逵到寧猛力再到寧長真,從梁陳隋唐四朝鎮守云開大山以西的欽州灣一帶。
寧氏家族雄據一方,與中原王朝時即時離。
相比起在云開大山東面的馮家來說,寧氏家族更彪悍兇猛,這也與當時西面環境更復雜更落后有關,那邊的俚僚蠻勢力更強。
雖然歷代朝廷經常出兵征討寧家,可也無濟于事,打打停停,無法根治,每次只能打一打再撫一撫。
寧氏家族也因此世襲欽州刺史。
而寧氏家族一面對抗朝廷,一面又積極開拓廣西,對周邊的俚僚們經常大打出手,將他們征服或驅離,然后設立州縣,納民入籍,開征稅賦,墾荒開地。
到了寧長真時,寧家已經擁有了當時廣西數郡之地,占了近半個廣西了,甚至勢力一度到達了邕州(南寧)一帶。
寧長真的父親寧猛力繼承寧逵之位,十分彪悍兇猛,他在位的時候寧氏擴張迅猛,隋朝雖曾出兵討伐過寧猛力,可后來也還是難以將其徹底擊敗,最后不得不妥協招安。
而寧長真也是打小跟著他爹統兵征戰,沒少跟隋軍交戰過,也跟俚僚蠻打過許多仗,兇悍無比。在開皇二十年他承襲欽州刺史一職,后來在大業元年,還曾奉命率部從征林邑,立有大功,賜上開府,欽江縣公,行軍總管。
此后又隨楊廣遠征遼東,受封鴻臚卿,嶺南安撫使,升右光祿大夫,寧越郡太守。
武德五年,歸附大唐,授封欽州都督。
武德八年,起兵反唐,聯合馮暄、談殿等攻州掠地,后被馮盎等聯兵擊敗。
雖然兵敗,可寧家依然還保持了他們原有地盤不失。
事后,朝廷也依然只能對他進行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