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可能不考慮他們的實力的,更何況他們還表現的這么忠順的情況下。
“我會替耿公問問陛下的意見的。”
“多謝三郎了,我老馮又欠三郎你一個人情了,我馮家對朝廷世代忠心耿耿,愿意為朝廷永鎮嶺南,若得世封,定不敢辜負背叛朝廷!”
馮家此次入長安,一是表忠心,二也是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的。他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想維持過去二百年數朝以來的實際割據地位,當然也愿意做出一些妥協退讓,但大方面肯定還是不想放棄的。
秦瑯很了解他們的底細,當然朝廷現在也確實把主要精力和目光都放在了北方的,就算滅了突厥,下一步也可能是吐谷渾和西域,再其次也會是遼東高句麗,只要嶺南和云貴的這些土酋們不搞事,皇帝也愿意暫時維持現狀的。
所以說,其實朝廷跟馮盎兩邊的打算,并沒有什么沖突,是有很大的合作基礎的。
馮盎之前也是這樣判斷的,只是剛來長安,就出了意外,寧長真居然被朝廷搞死了,而秦瑯這樣的朝廷重臣,居然要世封到嶺南交州去。
秦瑯只是第一個世封之臣,這樣的世封臣子可能還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所以馮盎現在也有點慌,因此才會如此迫切的主動來搭秦瑯的線,把嫡孫女許給秦瑯庶子,并送上這么份大禮,就是想為這不明朗的局勢找一個保障。
“耿公,你也不必太過于擔憂,忠誠總會得到賞賜的。你的忠誠,朝廷也是看在眼里的,之前你帶頭歸附朝廷,后來又出兵為朝廷討平寧氏叛亂,這些都是功績。”
“馮家在嶺南二百多年了,久鎮嶺南邊疆,守邊是有大功的。別的我現在還不敢說,可世封刺史名單里,馮家絕對能有名字。甚至,馮家現在的地盤,肯定也還是要交由你們來負責為朝廷治理的,當然,朝廷現在擬行世封之制,所以到時可能也會在馮公的地盤上,劃出那么一兩塊地來做為其它世封功臣的封地,這也是有可能的,馮公你要有些心理準備。”
馮盎聽到秦瑯這么推心置腹的話,反倒是松了口氣。
中原真龍天子越強,嶺南的土皇帝們就越得慫,肯定得吐出些利益,這是必然的。
就看能保留多少。
如果真按秦瑯說的這樣發展,馮盎倒還是能接受的,馮家在嶺南二百年了,披荊斬棘的打下這份家業也是十分艱難的,他并不愿意在他手里葬送。
送走了馮盎父子,秦瑯更衣,騎馬入宮。
主動向皇帝匯報了馮家父子的動向,連那份禮單也呈給了皇帝過目。
“倒是委屈你了,秦俊也是你的長子,雖是庶長,可為了朝廷,卻只好答應馮盎提親,訂了一個南蠻女做未婚妻。馮家給的這賠門財,也是應當,你就收下吧。”
秦家現在冉冉升起,正是需要好名聲的時候,這種時候最需要的是跟名門聯姻,現在卻跟嶺南俚帥馮家聯姻,這無疑于家聲不好,會被那些五姓七宗們恥笑,在李世民看來,這是秦瑯為朝廷為他做的犧牲。
“馮盎也想要世封,你怎么看?”皇帝把那張禮單折起,交還秦瑯。
“臣以為可以給馮盎這樣的嶺南、交趾以及黔中、云南等地的蠻夷酋帥們一個世封,畢竟他們本就實際據地稱雄,朝廷也只是羈縻安撫而已。借此世封之機,可給這些豪帥們每家一個世封州刺史之位,其余的州,也可依然讓他們自家兄弟兒子們擔任,但不給世封,為以后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