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給秦瑯這個武安州世封刺史三千土團兵額,還另外給了八百名帳內和親事府的侍衛親兵軍額。
不過秦瑯現在這五個都整整五百彪悍戰士,卻并不在上屬兩個軍額之內的。
這五百人是打的擦邊球。
帳內和親事兩府的兵,其實可以算是朝廷編的侍衛,或是牙兵,這些兵自然算是正編的。就算沒封地,王公們也都有朝廷按制給的數額衙兵,各有帳內親事兩府,只是級別不同數量不同而已。
如李世民當年的帳內和親事兩府,便各有三個統軍府的兵,實擁六千人馬。
這些兵是由朝廷發俸祿的,屬于王公們的福利待遇之一,是朝廷給的安保服務。
當然王公們一般也會有自己的私人衛隊,這就是部曲或家丁隨從了。這些是私兵,是由王公們自己招募以及供養的,另外數量、裝備等也有不少限制。
在長安城里,規矩更多限制越更嚴。
當然,若是在鄉下莊園里,數量限制就少些,可裝備限制也依然較嚴,可按現在朝廷要推的世封制下,世封地那其實就是個小封國,封臣們在領地里可是有極大權力的。
私兵武裝也就不成問題,只要不超過朝廷規定的牙兵數量,基本上都沒事。
所以理論上,秦瑯的親軍數量可以達到八百,而且可以武裝到牙齒,只要你有錢裝備的起,就可以募滿八百。當然,你這八百私人武裝,在自己封地里沒事,可出封地,就得遵守朝廷法度,不能全副武裝了。
朝廷給秦瑯八百人的親事、帳內兩府牙兵。
按制度,王公們的這兩府親兵,其實并不是直接拔府兵,而是跟朝廷的內衛一樣,是選官員子弟擔任。
皇帝的三衛五府,是由五品以上官員子弟擔任,而王公們的親事帳內兩府,則是由五品到七品的官員子弟們選任。
這其實就是一種差役,官員子弟到高官身邊擔任幾年的侍從,然后就可以參加吏部考試,通過后就能正式入仕得官了。
這也是一種福利出身。
不過現在秦瑯要去封地了,還是遙遠的武安州。
所以原來的親事帳內們都不太愿意了,他們畢竟是貴族官員子弟,在長安輪番當當王公的侍衛,也沒什么,可跑交州去,誰愿意?
于是現在李世民也做了點調整。
就是如秦瑯這樣得到世封的王公,長安城里原來那套親事帳內府的親事帳內保留,他們的數量其實也不多,不用去封地。
而皇帝另外給秦瑯八百人的親事帳內編額,這就是在封地里的。這些親事帳內,不限出身,不要求得是官員子弟。
封臣可以自己招募,招募滿后隨去封地,這八百人的開支呢,由封地里收繳稅賦劃給州縣的那三分之一里出。
這樣一來,既照顧到了那些貴族官員子弟們的情緒,又維護了封臣的利益。
秦瑯打算在長安直接募集八百親內帳事南下,將來這些人就地落戶到武安州,可因為這八百親事帳事不限出身,所以他們的待遇也不如官員子弟們。朝廷給的政策是,不論出身可隨封臣招募,但這些人也失去了服役五到八年后就能直接參加吏部考試,通過就能得官的機會待遇。
他們實際上就相當于是找了份待遇,享受的就是不入流的胥吏待遇,有份薪餉而已,除此外其它的都沒有。
所以當秦瑯派人開始招募的時候,堂堂衛國公府居然招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