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邕州,才能真正感嘆于蠻荒的蠻和荒。
秦瑯在邕州受李光度盛情款待了幾天之后,便率眾繼續西進。大大小小數百余船只,載著他的五百親軍八百封地騎士武士,還有三千人的侍從和流犯。
左溪寬闊,水流平緩,兩岸青山夾一江綠水,船隊行駛其上,倒是很有幾分竹排游桂林漓江山水的感覺。
這廣西的山和水確實風光好,可那連綿的山也不由的讓人感嘆這里的交通不便。
千里左江流域,新設了一個左州,下面還設了十八個俚僚羈縻州,代表的是左溪流域十八個最強的溪垌部落。
十八溪垌主要依靠這左溪往來交流,除此外,并沒有什么陸上道路。
在隋朝時,整個邕州和左右溪都歸屬于郁林郡,而邕州稱為宣化,左右溪千里之地更是一片蠻荒,連個羈縻州縣都不曾設立過,再往前的南朝宋齊梁陳,也是如此,雖然他們始終沒有放棄更遠的交趾經營,可卻并沒有深入到左右溪一帶。
在這里,就是被中原王朝遺忘的蠻荒之地。
哪怕就是嶺南的俚僚,也歧視的稱這里的人為蠻夷。
扶三這位左州刺史,號稱是左溪蠻王,但實際上他也只是左溪十八溪垌中實力最大的一個溪垌部落聯盟的首領而已,左右溪本質上就沒有什么蠻王,在那千里蠻荒,每條江河山溪,每座山里,基本上都會有蠻寨,這一個又一個的蠻寨則會三三兩兩的組成許多松散的聯盟。
聯盟首領,對于諸溪垌的控制力其實很弱。
大的蠻寨兩三千戶,小的蠻寨可能就幾十戶,完全是個弱肉強食的蠻地。
蠻子們自己也經常征戰不休,沖突不斷。
左右溪蠻以前在廣州交州欽州等地方,最有名的其實就是他們的兇蠻和奴隸,奴隸買賣才是左右溪蠻子們跟中原做的最多的生意,他們跟東面的那些俚僚區別很大,東面的能稱為熟蠻,他們采金挖礦種地打獵,甚至是燒陶紡織造船航海,可這左右溪的蠻子們就蠻多了。
他們那里還極度落后,與外面最大的交易就是賣人。
大寨子搶小寨子,甚至是父賣兒,偷盜搶掠別人的孩子。
扶三做為左溪蠻王,十八溪垌聯盟中最大部落的首領,本身的寨子就有三千戶,另外還控制著近萬戶,這還沒算上其它十七個溪垌的蠻子們。
扶三做兩個買賣,一是賣木頭礦石,二是賣人。
扶三以前賣木頭,經常坑人,給那些商人出售山里名貴的那些木材,然后按約定是要負責砍伐下山甚至是運到左溪干流里的,可他們經常伐下樹木后,卻故意運到一半,就不運了。
要么商人加錢,要么他們就扔那里不管,商人們自己沒辦法運走,最后只能認坑,白送了定金。扶三還經常一木多賣,一批木材同時賣給好幾家商人,能坑就坑,被發現了也無所謂。
有時他們還會造假,有一次中原來的大木材商找扶三采購許多紫檀木,這是極名貴的木材,扶三卻搞了一批價格便宜的很的相似黑硬木,把這些樹砍伐下來后故意放到爛黑泥潭里泡,然后當成紫檀木賣給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