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銅印頒授給了才六歲的儂存信,這個蠻族少年有些沉默寡言,或許是因為家族變故,祖父早死,父親癱瘓后酗酒,在他年幼時的記憶里,父親是個可怕的酒瘋子。
他從金雞山下垌寨里下來,在這關城里呆的時間其實不算長,可跟著秦瑯相處的這些時間里,卻讓感受到了一股子難以言明的溫暖。秦瑯這個攻破他們關寨,殺掉他叔父,殺了許多寨里人的中原惡魔,接觸之后才發現并不是如那些傳言一樣。
恰相反,秦瑯跟他說話很客氣,甚至親自關心他在關城里的生活,對他噓寒問冷,還給他安排了護衛隨從和奴婢侍女。更讓他感動的是,秦瑯甚至會親自做飯給他吃,那些中原來的烹飪之法,讓他嘗到了許多以前不曾嘗過的美味。
燒雞烤鴨油炸蝦,甚至就是那簡單的葛根,他都能將之做成葛粉耙耙,好吃無比。
他有空的時候還會帶他玩,給他講中原的繁華,說漢家的習俗,有時也會帶他去打獵或是釣魚,甚至他看上一匹高頭大馬,秦瑯也直接送給了他。
才六歲的孩子,哪懂的了什么,雖然下山前曾對秦瑯和唐人有恐懼,但很快就忘記了,以前母親忙著寨事務,也沒多少時間陪他們兄妹,他更多的是跟奴仆們在一起,孤獨寂寞。
而現在,秦瑯跟一個朋友似的帶他們玩。
對于這個義父,儂存信真的沒什么抵觸,甚至暗暗覺得他來的太晚了。
儂存信覺得這個新名字很好,新爹也很好。
他喜歡秦瑯,也喜歡他講的那些故事,喜歡他做的那些美食。
現在,他身上穿的是一件趕制出來的小號深綠色圓領官袍,本來有斷發紋身傳統的俚蠻,也特意開始蓄發結發髻。
若不是母親的堅持,他甚至都不覺得為何還要保留儂姓,姓秦就挺好啊。
打開檀木盒,里面銅印很亮。
秦瑯讓接過印的儂存信坐下,讓那些俚蠻屬吏們前來拜見這個上司。
于是一眾俚蠻,按著各自的職位,縣丞縣尉主簿錄事參軍佐史巡檢里正等一連串,排著隊拜見縣令。
才六歲的縣令,倒是還算有模有樣的坐在那里,一件小綠袍,十分可愛。
而他的母親,阿儂夫人,則從秦瑯手里接過了一把橫刀和一枚兵符,正式成為了門縣土團校尉。
門縣各溪垌寨子,都將按寨子規模人丁,抽出勇武垌丁,編成土團,這支鄉團的額度,秦瑯定下標準。
總額一千,是五個標準團,每團二百,一團兩旅,一旅兩隊,一隊五伙,一火十人。
抽出一千壯丁編為鄉團后,閑時訓練,平時為民。在日常,則也要輪番當值。負責護衛縣城、縣衙、官倉、監獄,巡邏道路,協助捕捉盜賊等等。
門縣是秦瑯入武安州封地后,設立的第一個縣,雖然是收編蠻子后設立的一個蠻縣,但畢竟是第一縣,所以他很用心。
好多東西,都是奔著長遠考慮的。
一切很順利。
這種授官場面,在蠻子們看來就像是分贓,既是見者有份,但更是憑實力分果子。
誰人多,誰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