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隨便說了幾句空話,扔了點甜頭,再亮出刀子嚇一嚇,他們就真的服服貼貼了。
今日滅水口,破金龍,他日又降金雞,再來打諒山,他們不幫還助紂為虐,那么下一次,當秦瑯要對左溪那些蠻王也亮刀時,他們怎么辦?
可惜這么簡單的道理都沒有人懂。
怪不得嶺南百越群蠻,部族眾多,可千百年來,卻從沒有成過勢的,甌雒的蜀王子泮,南越國的趙佗,甚至之前的李賁李佛子,還有士家,馮家等,稍能成些氣候,割據一時的,那都是中原南遷之民,或是漢人后裔。
自己怎么就沒早想透這一點呢?
現在騎虎南下,秦季元不甘心就歸向秦瑯稱臣,可也深感孤單力薄,也就只能一邊備戰,一邊再送孫女送錢了,只要秦瑯還愿意談就好,說不定能談出一個勉強滿意的結果來呢?
人越老,膽子越小。
楊季元不像兒子們那一樣一味喊打喊殺,真打起來,勝負難料。就算是楊廣當年調兵一百一十二萬東征高句麗,可不也敗了嗎?
打仗從來就沒有必勝一說。
打仗,那是到了最不得已的時候,最后的手段,一個老江湖,是不會輕易的把所有的家當都堆上賭桌的。
想了想,老楊對兒子楊勖道,“你是蟲娘的父親,我知道你肯定不舍蟲娘,萬一,我是說萬一。”
老楊讓兒子寫封信由蟲娘捎回門關給秦瑯,暗表投誠之意。
楊勖不解,“兒子豈是那種背叛家族之人?”
“你別急,我是說萬一。我們家從中原來嶺南,歷經七世,于這瘴疫蠻荒,好不容易才有了這么一份家業,不能到我手里給斷送了。無論如何,都得留條根再續下去。你現在給秦瑯寫信,先留個準備,萬一楊家真的逃不過這劫,到時還得指望你!”
老楊告訴兒子,萬一到時秦瑯非要滅了楊塢,守不住時就讓楊勖開城投降。為此,他還特意安排楊勖去主持一個副塢,并讓他把他家的女人孩子都帶過去,另外也挑了其它幾房的聰慧孩子過去。
狡兔尚有三窟呢。
老楊這樣安排,確實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我另外還叫人秘密送幾個孩子去交州,從那里坐船出海,分別去林邑和廣州。”
······
鎮南關。
一路路人馬匯聚而來,關城下越來越熱鬧,遍地的帳篷草屋。
左溪蠻王扶三,派了自己的一個兒子帶來了一百人,數量不算多,但還挺精銳。
其余十六州刺史,也這個三十那個五十的派人前來。基本上,都是派了兒子或孫子帶隊,并帶話,這些兒孫就留在秦瑯身邊服侍了,實則是是向秦瑯派出了質子。
反倒是鎮南關附近的溪垌,倒是來的人多。
或許是他們見識到秦瑯的威風,又或是金雞垌儂家的號召力,又或是本來他們就經常受到諒山楊家的壓迫,這次干脆過來向秦瑯一表忠心,二趁火打劫。
小溪垌也有小溪垌的生存方式。
依附強者,同時騎墻搖擺,誰強就跟誰,沒有什么堅定立場,也從不以為恥,跟著勝者總是有肉吃的。
“阿儂夫人已經從金雞垌諸部中抽調了一千青壯,組成了門縣鄉團,在北寨集結待命。”
“左溪諸垌各路人馬,現在也湊了有兩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