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溪。
過了鎮南關入左州,秦瑯特意帶著武安州帶來的那十一家漢蠻子弟繞了點路,去了廣源州金龍垌。
這是一片山岳從林地,山多為石山,山高坡陡,且大江小河環繞,地勢險要,還有大量天然的石洞,路少林密。
僅有一條小道沿平江匯入左溪。
這片蠻荒之地,卻盛產黃金和丹砂,男人多是采礦挖金,女人則多是淘金耕種。
耕種的方法也簡單,刀耕火種。
每年燒一片山,山林燒毀后,遺留的草木灰便成了最好的肥料,拿著尖木棍在燒過的山上扎出小坑,然后往坑里撒上谷種就好了,待雨季一來,稻谷發芽,幾個月后就變成了滿山的金黃稻子。
一片山地,頂多種兩三年,地力不足,于是便荒掉重又燒塊山地來種。
一代又一代,就延續著這種傳統的刀耕火種的模式。
金龍垌,立在平江邊一片山坡上,一座又一座的木屋建在山上,沒有規劃平整可言,房屋也都是就地取材,十分的簡陋。
到處都是石頭。
渾身臟兮兮的豬搖搖晃晃的走過,很自由很愜意,這里拱幾下,那里拱幾下,遇到個水坑還要打個滾。
幾條狗聽到動靜,從屋子里跑出來,對著來人狂吠不止。
一條狗叫,接著越來越多的狗叫,很快整個寨子都是狗叫。
這個寨子很大,曾經十分繁華。
不過現在已經殘破不已。
有人探出頭來,看到的是武裝精良的兵馬,再看到那鮮艷的旗幟,又縮了回去。
有人去報信。
很快,大隊蠻子過來。
一些蠻子們還縮在屋后偷看。
楊勖看著這場面,不敢置信。
“我以前來過這里幾次,這里先前可是非常繁盛的。”
廣源金龍垌儂家,黃金多,所以他們被稱為黃金儂家,遠近各部都愿意來這里交易,帶來各自的產出,甚至是販貨前來。
有錢,蠻橫,人多勢壯,兵強馬壯,這是外面人對他們的印象。
可是現在這個殘破萬分的寨子,哪有半點黃金龍的氣象?
一群武安州諸部的子弟們,也是十分好奇的看著這個傳聞中的金龍垌。
也確實有些人跟楊勖一樣,是曾經親自來過這里,見到過這深山里的熱鬧富強景象的。
現在都忍不住跟同伴們訴說這里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