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彟點起燭火,侄子不笨,相反有些過于聰明了,他只看到了此時出兵救援松州的危險,卻看不到武家必須去做。
如果他見死不救,結果有兩個,一是秦瓊命大本事強,撐到援軍解圍。或者是秦瓊命背運氣差,被包圍后戰死。無論哪個結果,對武家來說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秦瓊活下來了,那秦家對于武家的見死不救,肯定會記恨于心,而現在武士彟這個武德心腹能穩住地位,靠的就是秦家的支持,若是秦家拋棄武家,那武家也沒前途了。
而秦瓊若是戰死,秦家更會記恨武士彟,秦瓊死了,他兒子秦瑯還是宰相是太子師,要收拾武家并不難。最重要的是,秦瓊若是死了,他見死不救,皇帝只怕更加會借此把他這個太上皇心腹徹底清算。
所以不論結果如何,武家敢不救,武家都完了。
相反出兵去救,還未必真有事。
武士彟不是帶兵打仗的武將,他追隨太上皇的時候,也只是負責后勤輜重糧草等,但也畢竟是開國功臣,對于打仗也還是有些理解見識的。
秦瓊能帶著五百人直接就把松州拿下,將把利部收拾的服服貼貼,這說明秦瓊確實寶刀未老,而羌人也確實是烏合之眾。
就算人多,也未必就能短時間內攻下秦瓊把守的松州。
更何況,秦瓊的兒子秦瑯就在長安,那也是個硬茬子,雖然年輕,但幾次出手,都是赫赫戰功。之前南下武安州封地,更是把一群嶺南蠻子們收拾的老老實實的。
秦瓊家將老鐵槍已經去長安找秦瑯求援了,相信秦三郎很快就會趕來救父。
武士彟到洗臉架邊,用盆里的水濕了濕臉,讓自己舒適些。
侄子年方十六,還是過于年輕了些。
想事情沒想長遠。
“去請那幾位折沖都尉和果毅都尉們來吧,”武士彟對侄子道,“救急如救火呢,一刻也耽誤不得。”
“叔父,是否先等旨意下達,或是等秦三郎來了后再行動也不遲啊。等秦瑯一來,我們聽從他的命令行事就是,不論是出兵還是不出兵,都聽這位秦小相公的。”
“等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武士彟揮了揮手,“做事不要猶豫觀望,做人更不要腳踏兩只船,看準了便出手。若是等秦三郎來了,那咱們以后做再多,那沒用了。”
要出兵,就得搶在長安的秦瑯南下前出兵。
冒點險,但跟與秦家的關系來說,是十分值得的。
“去把我們的護衛、家丁們也全都召集起來,還有,把手里的錢都拿出來,招募游俠義士好漢們,讓他們隨本刺史一起去救援松州!救援秦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