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刺史、應國公恰在文州,退入文州城中協助守城,才保住文州不失,可也很危急。”
扶州和文州,都是在劍南道的最北端,這里原本最初劃道時,是劃入隴右道的,但最后還是以羌水南面素嶺山為界,南邊劃入劍南道。一條白水河發源于西面岷山,流經兩州,東入利州,匯入白龍江中。
這兩州的地形,比松州好不到哪去,四面皆山,高山深谷。
秦瑯也沒有想到,這細封步賴居然會直接奔那去了。
這是圍魏救趙,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或者說是細封步賴故意反其道而行,就是預先料到拓跋部在松州會敗?
“羌賊多少?”
“我們路上抓了一個羌人信使,審問得知,約五萬人馬,細封步賴率三萬,費聽長勝和往利仁利率兩萬。”
秦瑯取來地圖,展開細研究了半天,也不明白為何細封步賴不帶著大軍趕來松州這里,反而跑到北邊去了。
“莫非是他們聽說了武士彟帶著援兵從那邊過來,所以先去打援去了?”
席君買倒是很支持秦瑯的這個看法,“或許還真有這個可能,畢竟應國公從利州出發已經很久了,只是路不好走,在路上耽誤了。”
利州出發走北線,經文、扶二州,是可以抵達松州北面,再沿岷江河谷而下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畢竟在武德時,黨項人已經幾次從鉗川方向入侵扶、松、文州了,對于熟悉當地地形,對后勤道路要求較小的他們來說,唐人難走的路,他們并不難走。
“扶州現在很危急。”
扶州這幾年受羌人和吐谷渾的接連入侵影響,如今人口流失嚴重,更沒有什么邊防軍隊力量,現在羌人突然殺過去,這讓蔣善合連緊急動員的機會都沒有了,如今被困州城,可城中軍民就那么點。
“有誰知道蔣善合的注色經歷?”秦瑯問。
“我知道。”
秦瓊從外面大步進來,“蔣善合本名蔣合,字玄符,洛陽人。大業八年,征遼東時立功授建節尉。后隋末之時隨孟海公舉事,占據鄆州。武德四年,孟海公被竇建德擊敗,手下軍隊被竇建德收編后與徐圓朗軍隊派到洛陽救援王世充。
后中原大戰結束,竇建德、孟海公等被押到長安處死,蔣合以鄆州之地降唐,被任命為戴州禹城縣令。之后孟海公的從弟戴州刺史孟啖鬼以孟海公兒子孟義為首領,在曹戴二州舉兵反唐,并打算聯絡蔣合一同發難,但蔣合暗中召集親信,設伏殺了孟啖鬼向朝廷請功,因此被授為大將軍,鄆城縣開國公,他改名蔣善合,不久授鄆州都督、刺史,六年,轉扶州刺史至今。”
秦瓊對蔣善合的經歷倒是如數家珍,總的來說,這又是亂世里的一個人物。早年也跟秦瓊一樣是隋朝兵,最終成了唐將。
不過以往沒什么太大的名氣,所以雖說靠著背主殺上,封了個縣公和都督刺史,但朝廷對這樣的人其實也并不是很喜歡,所以很快就把他從中原腹心調到了這西南邊疆,其實就是貶降了。
蔣善合來扶州也有六年了,卻還沒挪過窩,他剛來時還曾擊退過羌人入侵,就是在鉗川擊敗的羌人,可六年過去,這位蔣刺史也心灰意冷,無心再顧政務邊防。
松州秦瓊被圍,蔣善合遲遲沒發兵來援,甚至都沒加強下鉗川這個門戶的防御,結果就是自己反被羌人打上門圍困了。
聽完后,秦瑯很想說蔣善合這種人一點也配不上他加的那個善字,這種人就是活該。
“我們得出兵救援!”秦瓊卻似乎一點也沒在意之前蔣善合的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