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安諸夏,不事要荒!”
“不以四夷勞中國,不以無用害有用!”
洛陽宮中,魏征還在找機會勸說皇帝,在魏征眼里,益州西面和北面的那些大山里,本就是人家羌氐西戎們的地盤,那里的羌氐們也桀驁不馴,反復無常。所以根本沒有必要非要跑那些地方去跟那些蠻夷們較勁。
尤其是眼下這種時候,更劃不來了。
李世民卻不想理會魏征。
“魏征你不要再說了。”
魏征也有些勸的口舌干了,“陛下難道要因為那點臉面,而不置社稷之安危?”
李世民懶得再說,直接起身,甩袖而走,要不是克制,差點又踹了御案。
這豈能是區區臉面問題?
松扶等州確實算的上是要荒,但絕不是什么負擔拖累。相反,這是戰略高地,早年征戰縱橫無雙的李世民,不是一般的天子,他是個馬上天子,對于戰略格局的眼光要遠超出魏征這樣的文臣。
魏征這樣的臣子看來,不要去惹那些四邊蠻夷好了,跟他們糾纏劃不來,得不償失。對于蠻夷們招撫就好,但李世民卻不想只是建長城,立堡壘被動的防御。
他想要的是更積極的防御,以攻代守。
四邊不寧,又何以中國穩?
你一心對蠻夷懷柔,他們只會以為你軟弱可欺,邊境就更無寧日。就如這次黨項入侵一樣,朝廷已經退無可退了。
回到寢宮,李世民猛喝了半壺涼茶,如今朝中魏征這樣的臣子太多了,他懷念秦瑯在朝的時候了,那小子眼光準,說話也厲害,若是他在朝,能把魏征駁的屁都放不出一個來。
“陛下,劍南捷報!”
“快念!”
“劍南秦司徒奏捷,稱已次第收復扶、文二州,前后數戰殲滅黨項羌三千余眾,俘虜五千余,目前細封步賴、費聽長勝等羌酋率不足三萬黨項羌倉惶而逃,竄入隴右道武州,試圖沿羌水西竄!秦司徒正率部追擊!”
“另,淮陽王李道明與劍南道常平使賈潤甫在甘松嶺,擊敗來犯之萬余羌賊!”
········
聽完這捷報,李世民心情大喜,一把將那捷報搶到手里,又細細的看了幾遍。
“哈哈哈,朕就知道叔寶絕不會讓朕擔憂,打的好,這仗打的太好了!”
皇帝手抓著捷報起身,大叫,“速取隴右地圖來。”
內侍趕緊把隴右道的地圖取來,懸掛于銅屏風之上展開,皇帝跨步近前,直接目光移到了羌水一線。
那是隴右道的最西南端,當年漢武帝設涼州時,轄十郡,其中武都郡便是在羌水下游的武州一帶。
漢武帝的涼州轄境堪稱奇特,西北遠括張掖敦煌酒泉在內的河西走廊,東南包括了大唐劃入隴右的武都郡,甚至是此時山南的興州也包括在內,另外大唐劃屬關內道的安定郡,北地郡,劃屬隴右的天水郡、隴西郡,在當時,都是劃入這個涼州。
當時的涼州十郡,可謂是占了河西、隴右、甚至是山南、關內四道的許多地域,是個超級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