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笑道,“我們此行是要去積石山,那是你們黨項人的圣山,也是拓跋部的老營。”
細封存義和把利成慶都意外不已。
“不是疊州衛公被圍求援?”
“不用擔心懷良,他不會有事的。”秦瓊做為一個百經戰陣的優秀將領,已經不只是帶兵沖鋒的將領,他還是有著很高戰略眼光的帥。
能夠放眼全局。
整個隴右戰局現在很透徹的呈現在他的胸中,而不是如細封存義等那樣滿是戰爭迷霧。
他能清楚的把握到戰局的局勢,也能推測出拓跋部的攻勢布局,甚至能判斷出吐谷渾人可能參戰后的影響,自然也能推斷出秦瑯現在真實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將領肯定會帶兵直接趕往疊州增援,可這是被敵人牽著鼻子走的打法,也是最容易被人推算出來的,因此很有可能會被圍城打援伏擊。
再得,現在黨項諸羌都在往疊、洮兩個方向匯聚,那邊兵多人多,而且防備也多。
相反之下,拓跋部等羌人老營現在卻是空虛了。
反其道而行,避實就虛,圍魏救趙,諸多兵法戰策,其實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就是得掌握主動,把握戰機。
秦瓊當然不會帶著兵去跟拓跋赤辭打硬仗,雖然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決戰機會。可秦瓊兵也不多,長途趕過去后,必然也會疲憊。
倒不如先搗拓跋部的老巢,斷其后路,然后再東進,背后捅他一刀。
“一路向西,越過黃河,直搗賊穴。”臨近黃河岸邊,秦瓊也終于告訴了諸將他此次行軍的真正目標。
一路上過來,通過細封諸歸附部落時,秦瓊軍是沒有半點襲擾打攪,一直趕路,而到了那些還在與大唐做對的部落,秦瓊也都是暫時繞過避過。
諸將還一直不解,現在謎底解開,秦瓊是要去先干拓跋部,不愿意打草驚蛇,走漏消息。
隊伍繼續西行。
此時海拔越來越高,高反也越來越嚴重,羌氐還好,他們世代生活在這片地區,早適應了這邊的氣候等,但寧遠軍的唐軍,有不少人都是上次戰后從劍南山南諸道抽調來的兵馬組成,雖說在松州也已經呆了段時間。
可松州畢竟遠不如河曲的海拔。
行軍的速度不得不放緩,好在秦瓊也早有準備,出發時已經帶上了不少的藥粉,反應強烈的士兵,藥粉沖水喝,能緩解不少。
蜿蜒的黃河出現在面前,黃昏下河水平靜而又清澈,許多寧遠軍士兵們還是頭一次見到如此清澈的黃河,不是說黃河水最渾嗎?
秦彪縱馬趕來,“黃河邊發現一支拓跋部落,約有百余帳。”
“司徒,末將細封存義請率本部出戰!”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