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秦瑯這小子,居然越過朝廷,直接招兵買馬,增置邊軍,還喊出了三月滅吐谷渾的口號,他甚至大膽的繞過朝廷了。
這種犯忌的事情,這小子干起來真是毫不畏懼。
“這小子太膽大了。”李世民道。
長孫無忌笑笑,“秦三郎今年二十歲,兩次隴右大捷,打出了威風自信,一時年輕氣盛也是正常。”
皇帝同樣的話,長孫無忌卻跟侯君集完全不同的回答。
李世民微微而笑,明顯對這個回答還算滿意。
“朕也是看這小子雖無法無天,可也確實有本事,以前幾次牛刀小試,朕也還覺得他是運氣好,可這兩次隴右之戰,這小子確實打出了威風打出了本事,不論是全局戰略,還是方面戰役戰術,這小子確實有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感覺了,秦瓊這個年紀的時候,尚還只是隋朝一帳內。”
“就算是朕這個年紀,也兵敗淺水源。”
長孫趕緊道,“淺水塬之役,陛下當時突患瘧疾,無法指揮部隊,劉文靜輕敵冒進才導致大敗,與陛下無關啊。”
“輔機啊,你說若朕睜只眼閉只眼,讓這小子去折騰,他是否真有本事可能再創造一個奇跡,三月滅吐谷渾?”
長孫想了想,最后道,“難!”
就算秦瑯真的在三個月里,繞過朝廷,把九鎮兩萬七邊軍補足,又通過截留稅賦、募集借貸等方式籌集了錢糧,但時間太短了,三個月勉強能拼湊起一支幾萬人的兵馬,但終究數量太少,且默契不足。
關鍵在于,吐谷渾數千里之國,又是游牧國家,伏允又老奸巨滑,很少正面跟中原決戰,只要伏允不肯接戰,一心避戰,秦瑯怎么可能三個月滅吐谷渾?
而時間一長,秦瑯的后勤補給也絕對跟不上。
“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朕倒是按著秦瑯的設想,替他好好參謀了一下。”李世民來到屏風面前,指著上面的隴右吐谷渾地圖,“你看,若是秦瑯真能把這兩萬七千正軍,五萬四千輔兵湊起來,且能籌集可供大軍進擊三月之糧草,那么,秦瑯若是能把握時機,打伏允一個出其不意,想辦法把伏允包圍在伏俟城附近,迫伏允主力決戰,那么以秦瑯打仗的本事,應當能有七成左右的勝率。”
長孫無忌沒統過兵打過仗,但跟著李世民東征西討,紙上談兵的本事還是不錯的。
“陛下,問題是,伏允老奸巨滑,只怕不會輕易給秦瑯這個決戰的機會,一旦秦瑯出擊,伏允立即撤退,不管是撤入北面群山之中恃險而守,還是往西退入草原深處,或是直接越過沙漠,秦瑯都會很尷尬,追,不免孤軍深入有危險,不追,則更沒機會。”
這是以前楊廣曾經吃過的虧,犯過的錯,當年隋軍征討吐谷渾,伏允就是這樣對付楊廣的,有隋軍大將就是率兵追擊時,結果孤軍深入被伏圍殲。
楊廣后來增派大軍,可伏允一路西逃,隋軍也只是占了空蕩蕩的伏俟城,設立了個西海郡等四郡,可大軍無法在吐谷渾境內外駐,難以補給,因此最后不得不主力撤回。可等隋軍主力一撤,吐谷渾便立即卷土重來,很快就把伏俟城等奪回了,隋軍留守兵馬被殲,所設立的四郡,也基本上重新被吐谷渾奪走。
隋朝的平吐谷渾戰略也就宣告徹底失敗了。
在長孫無忌看來,要滅吐谷渾,起碼也得出動最少十萬戰兵,兵分多路,分進合擊,尋找吐谷渾主力決戰,殲其主力,擒其可汗,如此才能一戰成功。
但秦瑯明顯沒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