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粗壯的漢子道,“肯定能,上次秦瓊大將軍能夠橫掃黨項,迫降三十余萬眾,這說明什么?說明大唐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就算這次失利,可很快也會再次征討,到時一定能擊敗丑蕃,將我等漢家子民救回去。”
苦海里,一群天鵝在嬉戲,還有一群黑頸鶴也在戲水。
青青的草原,碧綠的湖水,還有藍天白云,在這里呆久了,也漸習慣了這里的寒瘴,甚至開始喜歡這里的風景,只是風景再美,也是異鄉。
每個漢家奴,都無時無刻的不想逃回去。
可是在這里想逃回中原,幾乎是難比登天,也有許多人嘗試過,可沒有一個能逃回去的。
苦海湖往南數十里,有一處險要峽口,名為花石峽,這處峽谷以出花石得名,但更是一個交通要道,是通往黨項河口的必經之地,這里是一個十字路口,又是兩山夾一峽。故此烏海部的酋長的土城,其實設在苦海南面數十里的這處峽口。
因這座小城,使的這里還成為了方圓數百里的一處重要蕃人交易地點,過去,許多漢商也會販貨前來,而吐蕃、蘇毗、甚至泥婆羅的商人,也經此往中原去貿易,故此使的這處高原小城,還成了一座難得的城池,常年興盛,不像尋常的牧人或地,四季流動無常。
夜色下,一支唐軍悄然而至。
這支人馬正是秦瑯所統領的,從北面出發,長途奔襲四百里,一路殺到了此處。
秦瑯的目標,正是這座背倚大花石山而立的烏海城。
與柴紹分兵,秦瑯統中軍精銳長途來此,沒有去救援野馬灘的程咬金他們,也是自有深意。
“烏海城只是一座小城,依山而建,有一個大土圍子,跟伏俟城類似,但沒有那么大,城里沒多少兵。”
斥候向秦瑯報告,烏海部的青壯都隨天柱王去赤水源了,本來留守的只是些老弱了。烏海城雖有一座城,可跟伏俟城一樣,并沒有什么真正的城市居民,里面的市集,也是半月才開一次,只有在市集的那三天,烏海才會比較熱鬧。
平時,也就是酋長和他的家眷們在里面居住,這相當于是一座豪華的牧人帳篷,土圍墻,就是座豪華點的羊圈牛欄。
更多的牧人,依然還是散布在周邊放牛牧羊,逐水草而居的。
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不過還是讓大家都松口氣。
這一路奔來,寒瘴反應越來越厲害,大家也是多感不適,若是再遇重兵把守的堅城,這可就是要了命了。
簡單的做了個布置,四面圍攻。
潛伏在城外不遠,略做休整,恢復了些體力后,唐軍發起了突襲。
席君買和長孫沖率領著右虞候軍率領猛沖,而段志玄、張士貴等率領的其它諸軍,也隨即發起突襲。
唯有秦瑯率領的中軍,做為全軍總預備隊,也負責攔網攔截逃跑之敵。
夜色下,那高大的裸露石頭的花石山若隱若現。
狗叫馬嘶,烏海城一片混亂。
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唐軍便拿下了這座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