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處都是逃跑,無頭蒼蠅一樣的亂跑,若不是伏允一直在亂逃,秦瑯未必能這么輕松,肯定會有許多人抱團聚集反擊,可伏允東一頭西一頭的亂闖亂逃,把那些人最后一點斗志都瓦解了。
五千唐騎雖不多,可始終是呈錐形攻勢,那些好不容易聚攏起來多點的人馬,都會秦瑯故意驅使著伏允去摧毀他們的意志。
用了兩個多時辰,整個大東灘徹底的潰亂了。
十幾萬人已經再無斗志,只顧四散逃奔。
有些人被追急了,甚至直接跳入黃河,淹死了許多,也有人棄馬爬山,還有拼命的往溫泉河跳,往溫泉河谷逃的。
秦瑯一直盯著伏允。
伏允幾次也想逃向溫泉谷方向,希望順著溫泉河谷,逃向烏海。
結果都被秦瑯攔住,他也想過橋去西大灘,去野馬灘,依然被堵住。
最終,秦瑯將伏允逼到了黃河邊上,一邊是湍急的黃河水,一邊是步步緊逼,三面包圍過來的唐騎。
看到那面秦旗到來,伏允絕望了。
這個老家伙喘著粗氣,看著身邊的親衛被一支支羽箭帶走,最終絕望的拔劍自刎。
可劍劃破頸項,伏允卻疼的下不去手了,他摔落馬下,倒在黃河邊上,捂著流血的脖子,居然哭泣起來。
秦旗到。
唐騎們圍住伏允,卻沒有人上前。
大家都在等秦瑯上前。
秦瑯策馬上前,丈八馬槊刺穿了伏允身上的半件盔甲,將他挑起,舉至半空。
伏允哀嚎數聲而亡。
死去的伏允被秦瑯甩下,親兵上前為秦瑯割下伏允的首級,插在長槍上。
一個親兵長矛舉著伏允的腦袋,一個親兵用長矛舉著伏允的金盔,還有一個親兵用長矛舉著伏允的新汗旗。
東大灘上,無數還沒能逃出去的吐谷渾人,紛紛絕望的投降。
秦瑯所過之處,吐谷渾人紛紛棄械下馬,跪伏在地,口喊大唐萬歲,天可汗萬歲!
而此時,野馬灘上還在激戰,溪橋北口也還在猛烈廝殺。
秦瑯一路招降諸部,向北而來,當他來到溪橋南口時,已經招降了十萬之眾,戰死者不過數千,逃離者也不過三萬左右。
他率兵越過浮橋準備增援其它人馬,結果發現北面居然也已經取得了勝利。
諸將皆驚。
柴紹等驚嘆秦瑯以五千騎破十三萬,陣斬伏允,招降十萬。秦瑯驚嘆于吐谷渾尊王居然殺了天柱王,率西大灘其部三萬余眾投降唐軍。而老程他們更是能這么迅速的硬打硬的擊潰了野馬灘上六萬天柱精銳。
百花齊開,爭香斗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