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之后,一日間又殺俘萬余,不僅野馬灘上的天柱部被抽十殺一,還把天柱部重傷兵給全殺了,就是東西大灘的吐谷渾重傷兵,也基本上都殺了。
光明正大的理由是這些人傷勢太重,缺醫少藥沒的救了,實際上就是不想留這么多俘虜,傷員也不好帶,便干脆借機殺了。
相反,唐軍和其附庸兵傷員,不論輕重,都第一時間搭起了醫療營,及時的包扎救治。不過有藥沒藥,盡量做到每個傷員都能得到關懷救治。
秦瑯等親自到醫療營中慰問看望傷員,軍中醫療條件有限,缺醫少藥,加上這里高原反應嚴重,導致情況更不容樂觀。
大量的傷兵不得不被截肢,還有許多傷兵沒撐過一天就死在了醫療營中。
隨軍的大夫才十幾個,好在秦瑯在后軍中本就有后勤營,其中就有野戰醫院和醫護隊擔架隊等,他們受過最基礎的醫護急救知識培訓,在戰場上搶救了不少傷兵的性命。
及時的清創、止血、包扎,看似不起眼的動作,挽救了許多傷兵的命,避免傷口感染等最易導致傷兵死亡的問題。而出征前準備的不少金創藥、繃帶也成了救命之物。
不過在遠離城市的不毛之地野戰,傷兵依然是缺醫少藥,戰后三天里,許多傷兵都無法扛過那道鬼門關。
重傷員的死亡率太高,高到秦瑯都只能沉默嘆息,就算是及時的截肢,可截肢后的死亡率依然高的嚇人,一百個重傷員中,能幸存下來三五個,都已經極其難得,這還讓柴紹等驚嘆不已。
正常情況下,在這種鬼地方重傷,幾乎就只能等死,而且是很快死掉。
就算是輕傷員,也會有高達七八成的士兵最后死于傷口感染等。
絕大多數的大戰過后,傷亡更多的還是出現在戰后,而不是戰斗時直接殺死的,重傷員從戰場上撤下來,也很難存活,輕傷員也會大量死于傷口感染。
而現在,重傷員雖限于條件,依然死了許多,但通過及時的治療、截肢等,還是有部份活下來了,輕傷員則因為及時的清創止血包扎護理等,并沒有出現大量死亡的情況,只有部份運氣不好的感染加重導致死亡,多數情況都在好轉。
“這個醫官要為他請功。”柴紹看過后,為醫療營里的干凈衛生而驚嘆,更為那一組組數字驚嘆贊賞。
走出醫療營,諸將都有些沉默。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事實。
一場大戰下來,柴紹等人自然都將功成名就,可不說死掉的六萬多附庸,僅是隴右唐軍也死了四千多,隴右出來的八千羌騎,幾乎都戰死了。
勝利了,許許多多的士兵們卻都沒能等到這一刻。
“陣亡的弟兄們如何處置的?”柴紹問。
“宣相特意交待,要把這些弟兄們帶回去,讓他們魂歸故鄉,所以準備就地火化,然后帶回骨灰,隨同他們的遺物運回。”
戰場遠離中原,要把這些尸體運回去幾乎是不可能的,太遙遠了,且這個季節,雖說現在已經入秋,可依然還很熱,尸體會很快腐爛,處理不理,還容易產生瘟疫。
燒了化成灰帶回去,無疑是最好的處置結果。
午后。
諸將再聚。
大家開始商議接下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