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開始松動起來。
現在確切的看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這么大,離長安也較近,那里的氣候等,也不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你若覺得這海晏城不好,朕還可以任你挑選,從祁連山到積石山,從大非川到河曲,你隨便挑一處。”
皇帝如此大方,讓長孫無忌真有點受寵若驚了。不過盯著地圖左瞧右瞧,似乎這海晏倒是極好的,其它好地方也有,可也未必就比海晏還強,這里最關鍵的還是這湟水源頭谷地,適合農耕,這樣的地方,在西境外,可是不多。
絕大多數地方,雖是良好的牧場,可卻并不適合耕種莊稼的,而長孫無忌也是很清楚,唯有適合農耕的地方,才有可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那樣才能容的下更多的人,只是放牧的話,其實發展潛力有限。
能夠得一塊世封之賜,并不容易,除了那些原本的邊地漢酋俚帥蠻首們,真正的朝廷臣子,能得世封,必須得是有大功之臣。
首先一點,起碼得是實封國公,光是這一條,就能把現在朝中九成九的有封爵的貴族給打下去了。
有封爵的不少,可有實封的卻少,有實封還必須是國公的更少。
而皇帝的那個小本子上,真正納入世封考慮的,其實還更苛刻,現在只限于有功臣封號的實封國公,而且還以貞觀朝功臣優先,以秦王府舊部優先。
長孫無忌倒是都符合這些條件的,他是李世民的潛邸心腹,也還是玄武門之變的奪位功臣,當初論功第一,跟秦瓊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是并列的。
當初沒給長孫第一個實封,是他開始一直反對,二來他是外戚,所以最后皇帝給了全力支持世封的秦瑯首封,后面又給了軍功拜相的秦瓊世封。
至于馮盎、楊國忠等這些人的實封,其實都不算是真正的世封,他們本就是割據一方的地方梟雄豪強。
長孫無忌終究還是接受了這塊海晏州世封地,君臣二人倒也心情都大好起來。
舉杯共飲。
“輔機,你覺得這次朕召三郎回來,應當安排他什么職位?”李世民問。
長孫無忌沉吟著。
李世民自顧自的道,“李靖在長安數上奏折,說年邁腿疾嚴重,數請辭職。朕欲給李靖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讓他不用再被俗務纏身,可安心休養,遇朝廷重大軍政事務,再派人過府請問。”
“李靖空出的尚書右仆射之職,就授給秦瑯如何?”
長孫無忌愣了下。
這個尚書右仆射,他之前擔任過,后來被迫辭職,心里一直有些不甘,如今過了幾年,其實一直惦記著這個職務呢,他早看出李靖跟秦瓊是一類人,打仗的時候極為剛猛,可在朝堂上卻極小心謹慎,并不是真正當宰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