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你隨便在長安城里問下百姓,或是商販,又或者是到郊外隨便訪問一下,他們都會告訴你,當今天子圣明,太子賢良,賢太子之名,是一致的評價。”
“太子素有賢名,進了許多賢良之策,推行了許多仁德之政,遠有貧困戶幫扶計劃,近有部曲、佃戶入籍政策,還有數年來太子一直用東宮錢糧,于天下各地,收葬隋亂以來無人收斂的露于荒野的尸骸白骨。”
“還有太子于災荒年,出黃金絹錢,為賣兒典妻者贖回妻兒,出糧食布匹,賑濟饑惡百姓,拿出大筆錢糧來撫恤府兵烈士遺孀遺孤,在天下各地建立英烈祠,建孤兒院,養老院,甚至是平價藥堂,以及公墓等等。”
“請問,這些你們難道都看不見,聽不到嗎?”
“這些,難道做的還不夠嗎?”
“為何連遠在蠻荒的雜胡們,都知道大唐有一個年輕而又賢良的太子殿下,可在你們這些人眼中,太子卻是個年輕不懂事,貪玩嬉戲,不愿意讀書只喜歡騎射游玩,甚至是個喜歡狎昵小人的人?”
“我請問,你們居心何在?”
“你們難道是想要毀掉幾百年來,史上最賢良的太子嗎?”
“你們,是想陰謀誹謗太子,甚至是想顛覆大唐嗎?”
秦瑯一句又一句發問,一聲比一聲大,一刀比一刀狠。
滿殿中剛才還氣勢十足的東宮官員們,尤其是于志寧等這些人,一個個都開始面色蒼白起來。
這就是秦瑯的底氣所在,他這些年幫承乾賺了許多錢,這些錢沒讓承乾放在地下發霉生銹,而是做了許多事情。
這些年承乾就跟散財童子一樣,不停的在撒錢。
從最開始的扶貧計劃開始,到處撒錢,又是救濟孤寡,又是撫恤烈士遺孤,再到建立圖書館閱覽室鄉村小學堂等等,錢源源不斷的拋出去,效果還是很明顯。
起碼現在外面,承乾的名聲確實是極好的。
這就是秦瑯的底氣,不管承乾這兩年在于志寧等人眼里有多不聽話逆反,可承乾早已經有了一件他幫忙織造的護身鎧甲。
“于志寧,回答我!”
“杜正倫,回答我!”
“張玄素,回答我!”
“孔穎達,回答我!”
“褚遂良,回答我!”
······
崇賢殿上,一群紫緋,卻全都啞口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