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
秦瑯對著房玄齡叉手見禮,房喬笑著起身回禮,絲毫沒有輕視秦瑯半分的意思,其實秦瑯跟房玄齡不僅是同鄉,而且兩人之前已經有過數次合作,配合可謂是十分默契,特別是秦瑯主持稅賦改革的時候,房玄齡可是全力支持的。
這位精通典制政令,熟悉律法,明達吏事,不僅深得皇帝倚重,就是滿朝上下也是人緣極好,如今朝中,房玄齡已經是一股極強的政治勢力,他又通過聯姻范陽盧氏、太原王氏以及吳郡吳氏等,與士族結盟。
另一方面,他也跟歷城同鄉秦瓊秦瑯父子保持了不錯的關系,故此房玄齡在政事堂確實是當之無愧的首相。
“拜見許國公!”
高士廉笑著還禮,當年玄武門之變前,高士廉是雍州治中,秦瑯則被安排到長安縣做法曹,玄武門事變當天,秦瑯組織囚犯與高士廉一起攻打芳林門,馳援玄武門,也是并肩戰斗過的。
老高在李世民繼位后,便立即做上了侍中的位置,可惜沒多久還是被貶出朝堂,外放了好幾年,論在政事堂上的地位,其實還不如三拜兩免的秦瑯穩,這次李靖辭右仆射,皇帝最后沒選大舅哥長孫無忌接班,卻選了妻舅高士廉回來。
主要也還是因為高士廉年長,比較成熟穩重。
“三郎一回京就鬧好大動靜啊。”高有些關切的道。
“有勞許公記掛了。”
中書令溫彥博、侍中楊師道,還有檢校侍中王珪,三位宰相面對秦瑯的見禮時,卻表現的比較冷漠,連做為秦瑯未婚妻姑丈的楊師道,也是如此。
溫彥博更是直接出言嘲諷秦瑯寒門出身,不尊士族。
溫彥博是太原名門士族,溫家三兄弟可是相當榮耀的,入唐都授顯職,兄弟倆人都先后入中樞主政。王珪更不說用,太原王氏嫡出,又是名士,當年因此入建成東宮。楊師道則也是弘農楊氏觀王房,前宰相楊恭仁還是他大哥。
三個頂級士族出身的宰相,對秦瑯在東宮鬧的那一出,非常不滿。秦家雖也是士族,可頂多算寒門,如今秦家父子一朝得勢,倒反而壓到士族頭上來了,秦瓊官拜太尉,位在宰相之上,秦瑯二十來歲,卻已經三拜宰相,檢校司空。
秦瑯呵呵一笑,卻也懶得跟他們廢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武昌郡公!”
秦瑯轉過來,戴胄卻是主動起身見禮,這位倒是個能臣,只不過他出身跟秦瑯差不多,祖父也只是北魏的一個州從事,父親也只做到了縣令,戴胄是靠讀書科舉入仕的,以明經入仕起家吏部云騎尉,再遷門下錄事,因為性格堅貞,有才干,熟知律法,通曉方案,所以為當時的宰相蘇威和裴世矩賞識,入唐后為李世民的王府參軍。
李世民稱帝后,他先后做了兵部郎中,大理少卿,然后又擔任過民部尚書、尚書左丞、諫議大夫。
有一段時間,尚書左仆射蕭瑀免職,右仆射封倫罷官,戴胄奉命主持尚書省政務,結果處理的井井有條,比蕭封二人在位時還要好,堪稱是大唐立國以來最好的尚書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