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上,十一位宰相在殿中少監王闿的旁聽下,進行了一輪激烈的商議。溫彥博、楊師道雖然被貶,可此時依然還是在堅決的維護著自身階級的利益,堅決反對這場土地私有化的改革。
而一開始持反對態度的新任侍中魏征,在聽了秦瑯的一番論述后,卻是態度大轉,直接變成了支持。
戴胄更是完全支持,并提出了不少補充完善建議。
首相房玄齡一直沒做表態,只是靜靜的聆聽,秦瑯很明白這個老鄉的心思,不管這個計劃如何的損害了各位宰相們的切身利益,但只要皇帝有意照此改革,那么房玄齡絕對會全力支持的。
做為小士族出身的當朝首輔,房玄齡沒有蕭瑀、陳叔達、溫彥博、王珪、楊師道這些宰相們的顯貴家族身份支撐,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能成為皇帝的首相,其實關鍵還是房家家族不大,這就代表著房玄齡這個宰相別看現在表面風光,其實根本離不開皇帝的支持。
蕭瑀等人還能跟皇帝經常頂一頂碰一碰,他是完全不敢的。蕭瑀等人有的是身后那數百年顯耀的家族支持,不管誰來當皇帝,他們的地位其實都影響不大,大不了宰相不當了官不做了,回家去,一樣身份顯赫地位尊崇。
可房玄齡的地位權勢,卻完全來自于皇帝,一旦失去皇帝支持,他房玄齡和房家就啥也不是了。
正如之前皇帝重用秦瓊而一直壓制李靖一樣,李靖是關隴集團的核心家族,歷經幾朝而不衰,可秦瓊卻完全是一個軍功新貴,他的權勢是依靠皇帝的。當秦瓊聲勢威望達到一定程度后,李世民又馬上啟用了底蘊更低的侯君集上來,也是因為侯君集做為皇帝潛邸舊友近侍出身,家族、資歷、名望、功績等都不夠,完全依靠皇帝給予的威勢,更利于皇帝掌握。
對于房玄齡來說,若推行主客法,房家損失雖不小,可也只是損失些經濟,但只要他房玄齡能保住宰相之位,那么房氏家族就能朝著頂級士族奮力邁進,這是影響子子孫孫的第一等大事。
至于說這新法能不能推行的下去,其實房玄齡清楚,秦瑯清楚,魏征也清楚,甚至是溫彥博等人都清楚的很。
皇帝雖非開國之君,可一個能靠著兵變奪位上臺,并且在短短幾年內,達到如此文治武功的君王,他遠超開國皇帝李淵。
李世民的長遠目光,他的見識和判斷,都是非一般人能及的,而他的決心,更是非凡。
只要皇帝認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阻攔的了他。
當年推行兩稅法改革,推行汰佛抑道時,遇到的阻力可比現在大多了,可結果皇帝一樣能夠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當初為了推行新法,皇帝甚至差不多把宰相班子全換了一遍。
事隔幾年之后,皇帝的權威空前高漲,這種時候,皇帝有意推行新法,根本不人有多少阻力。
當初的兩稅法如此,后來的世封制也是如此。
······
“果然不出朕之所料,這一切始作俑者都是秦三郎。”
夜晚。
甘露殿院中,李世民在夜賞飛雪,涼亭下,四面圍了屏風,中間桌上擺了銅火鍋,下面生了炭盆,李世民居然挺有興致的在涮羊肉片。
陪同的卻是長孫皇后,殿中少監于闿把白日政事堂中的情況如實的敘述一遍。
“朕就說嘛,承乾雖聰明早慧,可畢竟久在深宮,沒有怎么接觸過民間,哪里又能上的了這等切中時弊的奏疏呢。就算是東宮的那一眾賢良,也沒有一個有這本事。朕早知道,這些定是秦瑯教承乾的。”
長孫皇后對于朝政之事,很來很少干預,可也忍不住問,“圣人真有意改革田制乎?此未免涉及太大,影響過于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