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五年,正月初一。
太極宮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正旦大朝會,規模空前,四方使者,八方蕃使都紛紛前來進獻朝賀。
秦瑯今天也早早就沐浴更衣,換上了大朝會禮服,前往太極宮朝會。
“臣伊吾城主石萬年參見天可汗,大唐皇帝萬歲!”
一名絡腮卷須大漢神情恭敬的在使者引領下入殿,在殿門口便拜伏在地,向著遠處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參拜大禮。
“石卿免禮平身!”
這位來自后世盛產哈密瓜地區的城主,此次前來朝賀,卻還舉七城來歸附大唐,這七城分別是伊吾城、柔遠城、小伊吾城、納職城、焉不拉克城、頭堡城和二堡城。
伊吾是大唐西出敦煌,越過大漠之后的西域第一城。
西魏北周之時,突厥土門可汗派胞弟室點室率部十萬西征,往平西域諸胡國,當時龜茲、鐵勒、伊吾等國悉胡之。
而等到隋煬帝楊廣繼位后,志在大業,于是在大業四年,便派了薛萬徹的父親薛世雄為玉門道行軍大將軍,與東突厥啟民可汗聯合出兵進攻伊吾國,以圖打開西域之門戶、
此時的伊吾其實就是西突厥的附屬臣藩,西突厥在伊吾還特派有貴族擔任吐屯,屯兵駐守,并征收稅賦。
在西突厥的影響下,伊吾城主抗拒大隋,拒不臣服。
薛世雄率軍出玉門,結果啟民可汗卻沒應約出兵,薛世雄便孤軍越過大漠,伊吾人認為薛世雄不可能孤軍到來,所以根本沒做防備,結果薛世雄大軍越過沙漠,突然在城下時,大為驚恐,而此時駐伊吾吐屯卻帶著兵去另一面防備啟民可汗,結果為薛世雄所趁,伊吾空虛,國王只得將牛和酒送至城門外,表示歸附。
薛世雄率軍進駐伊吾城,設立伊吾軍鎮,此后朝廷在此設立了伊吾郡,成為進入西域的據點。
薛世雄后又率軍,并征召民夫,在伊吾城東一百二十里處,筑起了一座新城,號新伊吾。這是一處泉甘水旺,四季長流,土地肥沃,宜種五種的綠洲。
裴世矩后來奉命出使西域,傳旨給西域諸國時便說,西域偏遠,交通不便,特在此筑新城,讓大家就近交易。
在裴世矩的主持下,隋朝重新進入西域,并恢復絲綢之路。新伊吾,也就成為了大隋設立在西域的貿易集散中心,成為東西交通的交匯點,商賈云集。
此后楊廣西巡至河西時,裴世矩派使者傳西域各國首領到武威接駕朝賀,伊吾城主和吐屯設等西域二十七國首領和使者都不遠千里趕去朝賀。
伊吾去內地經商者更加頻繁,他們還開拓了由威武到伊吾的一條貿易捷徑,而此后隋朝滅吐谷渾后設立四郡中的且末郡和鄯善郡的設置,也保證了商道的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