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倭國向來有血親結婚的傳統,為的是保證皇室血統純正,敏達天皇與額田部皇女是同父異母兄妹,不過敏達天皇第一任皇后娶的是廣姬,額田部皇女是他第二任皇后。”
“居然親兄妹通婚,這倭國太亂了!”李世民感嘆著。
敏達天皇去世后,欽明天皇第四子,敏達天皇的四弟大兄皇子繼位稱用明皇子,他也是額田部皇女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只不過額田部的親兄弟只當了兩年天皇,便得了天花死掉了。
額田部的另一個弟弟穴穗部皇子,想要登上天皇之位,他知道此時朝中掌握大權的是物部家和蘇我家兩大勢力,其中額田部的母親蘇我皇后就是來自蘇我氏,當時蘇我氏擔任朝中大臣,大臣是僅次于物部家擔任的大連職務,物部握兵權,蘇我掌財政。
他趁在靈堂之際,想要奸**姐額田部,以期能夠讓她順從自己,以取得蘇我氏支持坐上皇位,結果額田部寧死不從,驚動靈堂官員。
額田部也因此堅決反對穴穗部皇子繼位,蘇我家支持外甥女,穴穗部皇子轉而尋找物部家支持,結果物部與蘇我氏爆發大規模內戰。
最后物部氏兵敗被滅,蘇我氏趁機獨掌朝政,扶立了親外甥泊賴部皇子繼位為崇峻天皇,額田部皇女也就成為了皇太后,這位天皇也是額田部和用明天皇的親兄弟。只是這位天皇因為蘇我馬子的奪權而不滿,流露出怨恨之意。
蘇我馬子便干脆找機會殺了崇峻天皇,親外甥的崇峻天皇死后,欽明天皇的子嗣已經死完了,而敏達天皇、用明天皇的兒子們又都太年幼。
擁立其它支系為天皇,蘇我氏又擔心不同心,最后選來選去,只好擁立了已經成皇太后的親外甥女額田部為天皇。
父親、三個兄弟四任天皇之后,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爭位內亂,一次宮廷政變后,最終三十八歲的額田部,在隋開皇十二年繼位為第三十三任倭國天皇,也是第一位女天皇。
“倭國當時難道就真的找不到人繼承了?”李世民驚嘆著道。
“倒也不是,其實當時皇太后希望擁立自己的兒子竹田皇子繼位,但是當時蘇我氏雖然除掉了物部氏,可朝中還是有不少反蘇勢力,他們提出要擁立敏達天皇的第一任皇后廣姬所生的押坂彥大皇子。”
“因為大皇子是竹田皇子之兄,蘇我馬子和皇太后便沒有馬上強擁竹田皇子繼位,而是打算以皇太后先即位為過渡性天皇,可是等皇太后繼位后不久,竹田皇子便因病去世,于是推古天皇后來挑了侄子廄戶皇子為攝政太子,進行攝政。圣德太子的父親是推古女皇的同母兄用明天皇,母親是推古天皇的異母妹。”
蘇我氏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力,所以最終還是讓推古女皇一直擔任著天皇之位,直到最后七十多歲病逝,在位三十六年。
“想不到小小的倭國,宮廷歷史也如此復雜。”李世民若有所思,似乎想到了大唐開國之初的宮廷爭斗,那個時候不也是刀光劍影。
不過相比起來,卻又還要簡單一些,起碼沒有強大的外戚權臣勢力干預。
“這蘇我氏倒有點如北周之楊堅,這次倭國副使蘇我倉麻侶也是這蘇我家的嗎?”
“回陛下,蘇我倉麻侶是蘇我馬子的侄子,也是蘇我氏當代族長,任如今倭國朝廷的大臣一職,權傾朝野。”
李世民點了點頭,嘴里喃喃念叨著,“外戚干政,權臣亂國,皇子爭位······不得不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