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可以用。”
“比傅員外的歷法更好嗎?”
“更精準!”
秦瑯滿意的點頭,“那就好,你把這部歷法交上來,我呈給陛下批準頒行,更替舊歷。”
李淳風沒想到秦瑯這么相信他,倒是意外了。
“若是秦相再給我一些時間研究,我還能改進新歷中歲差的問題。”
秦瑯卻是笑道,“頒行之后再研究改進也行。”他急著頒行新歷,是因為打算以新歷為契機,借此次四方來朝的時機,向依附于大唐的諸藩賜頒歷法,宣布正朔。
正為一年之始,朔為一月之始,正朔就是新年元旦。自古以來,歷法與政治統治密切相差,以哪一月為正月,以哪一月的第一天朔為歲首,這都是由政治上的最高權力決定的,是為正朔。
據說后世的農歷以寅月為正月,據傳是夏朝的正朔,故農歷又稱夏歷。而殷繼夏,翻前一月,以丑月為正月,周繼殷,又翻前一月,以子月為正月。
朝廷厘定正朔并向所統治地區和從屬的藩屬頒賜歷法,宣布正朔,是確定天下一統的大事。
周禮中述太史之職,便是正歲年以序事,頒之于官府及都鄙,頒告朔于邦國。
奉正朔是藩屬認同中央王朝權威的重要標志。
天子謹于承天,諸侯凜于從王,皆莫大乎正朔。
宣布正朔的特權是擁有上天賦予治權的象征,歷法頒賜是王朝行使上天賦予的權威,而制定時間節律的一種象征性統治權力,而接受正朔就是承認王朝的統治權,是認同這種統治秩序的象征。每年重復不斷地頒正布朔的象征性儀式不斷強化既有的統治格局。
“這次海東四國,以及突厥、薛延陀、吐谷渾、黨項、高昌等國使者回去,都將帶回大唐的新歷法,奉正朔,并改以大唐貞觀年號紀年。”
甚至連記時,都將以長安的晝夜時刻,做為頒行天下時刻的標準,以表達大唐天子代天敬授民時的神圣職責使命。
以后大唐以及周邊藩屬各國,都將實行長安時間記時,用貞觀年號記年,采用大唐歷法正朔。
“新歷法,就暫名皇唐貞觀歷吧!”
“高句麗、倭國也頒賜歷法,奉正朔?”李淳風有些懷疑。
“敢有不奉正朔者,皆討之!”秦瑯微微一笑,似乎在說這芋頭有些粉一樣隨便。
李淳風聽著這霸氣的宣言,只能閉嘴告辭。
秦瑯本想問問他是否真能推算出女主稱帝,武氏代唐來,想想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