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是大唐京師,人口百萬,官多兵多人口多,監獄也最多。
城中有刑部獄、大理寺獄,還有京兆府獄,金吾獄、東西徒坊獄,長安縣獄,萬年縣獄,另外鎮撫司有詔獄,另外御史臺還有臺獄。
一座座監獄,遍及長安城。
不過長安監獄和大唐的所有監獄一樣,都沒有一個單獨的行政機構,而是隸屬于各個部門。
比如御史臺獄,本來也沒有,原本御史臺有須留問,都是暫關押大理寺獄,后來為了方便,特旨于御史臺也設立了監獄。同樣的,刑部本來做為司法方面最高政令機關,也是沒有監獄的。
可后來同樣也新設監獄,就在刑部內,刑部衙門又在尚書省內,故刑部獄也是設立于皇城內的。
“張蘊古現關押何處?”
“御史臺獄。”
秦瑯搖頭,“御史臺獄不太安全,轉移到金吾衛獄去。”
馬周倒也沒反對,“好,我這就行文。”
“權萬紀去了驪山,此刻怕是已經面圣了。”秦瑯又告訴馬周一個消息。
“三郎足不出戶,倒是什么都逃不過你的法眼。”
“我于京師還是有些耳目的。”
“那三郎為何不攔下他?”
“我要攔自然是攔的住,但我們該做的已經做了,倒不如放他去面圣好了。”
馬周有幾分不解,秦瑯卻道,“權萬紀費盡心思,想搞個大動靜,我們就讓他栽個大跟頭好了。到時雷聲大,雨點小,倒霉的還是他。”
馬周當即寫了一封命令,讓人往御史臺獄提張蘊古,轉往左金吾衛獄。御史臺獄也有典獄、問事、白直等役,馬周做為御史臺長官御史大夫,也就是御史臺獄的最高領導,調個犯人當然是十分輕易。
金左吾衛獄在崇仁坊,原是玄真觀,取締后改為左金吾衛的監獄。左金吾衛屬于北衙六軍之一,負責的是長安外城九門,右金吾衛則是負責長安六街,都是主要管理皇城以南的長安外城的城防、治安的,監獄里也主要是收禁犯宵禁、門禁,街面上斗毆、偷竊、搶劫的犯人。
左金吾衛吳廣吳黑闥,是秦瓊在瓦崗的老部下,當年一起投唐的,又是秦瑯任鎮撫司時調他過去的,用他監獄關押個把人,理所當然。
秦瑯把人轉移到金吾獄,最重要的還在于金吾獄是北衙禁軍的監獄,這是軍隊監獄,有禁軍守衛,比起其它監獄又格外不同。
“權萬紀見了圣人,一面之辭呈奏,只怕·····”
太子已經下令讓御史臺彈劾張蘊古,甚至都已經先將他收押審問,還重審李好德案,可若是皇帝直接插手,只怕就麻煩了。
“你們御史臺難道這么簡單的案子,還沒理清楚?”秦瑯笑問。
“已經**不離十了,李好德確實是有失心瘋,但不是完全瘋癲,是時瘋時好,所以有時會胡言亂語,但有時也如常人。”
“這些可有醫師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