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一塊長安東南的高地,地形獨特,兵家形勝。東西兩面兩條河流夾灞上塬而流,塬上便是白鹿縣。
關中有很多這種臺塬地形,尤其是關中西北。
“不是說來釣魚嗎,怎么跑這塬上來了?”
一路上塬皆是緩坡,天氣晴好,已經能在高高塬上遠眺到幾十里外的長安城了。
塬上有著與長安城完全不一樣的風俗民情,比如說窯洞,長安城里可見不到窯洞,關中平原上也較少見。但在塬上,窯洞卻是很尋常的居住方式。
塬上缺水,因此百姓收入不高,屬于較窮困的地區,也沒錢去蓋什么宅院,直接在塬坡上挖洞就好了,能有個安身之地,總也能給一家人帶來溫暖的。
也只有那些地主老財們,才會修建更豪華的窯洞,甚至是采用磚砌等方式。
馬周頭一次發現,原來煌煌長安城,站的高離的遠了,其實也顯得很小。
“我喜歡這地方了,能將長安盡收眼底。這黃土很黃,卻也很淳樸,讓我想起我的家鄉了。”
秦瑯笑笑,“站在這塬上,是不是跟長安城里的樂游原上類似?只是比樂游原更高,看的更遠,樂游原上也只能把半個長安收入眼底,這里卻能夠一覽無遺,而且還能遠離城市喧囂浮躁。”
他帶著馬周一路前行,來到一處地方,前面,居然是一片很大的院落。
白墻綠瓦,竟然是與關中,與塬上完全不同的建筑風格,好像是一片海市蜃樓一樣突立在那。
“這風格喜歡嗎?”秦瑯有些得意的道,秦家的玻璃作坊其實就建在這灞上白鹿塬。
近幾年,這里聚集了秦家從各地挑來的許多機靈的學徒伙計,也有不少有經驗的老工匠們,玻璃產業越來越大,秦家其它的產業這些年也是擴張迅猛。
秦瑯現在已經不滿足于從其它家挖人了,也不好挖了,畢竟過去秦家產業規模小,只要待遇優,挖人還是可以的,但現在秦家商業已經成了龐然大物,光挖人已經喂不飽自己了。
秦家開始自己培訓。
這片微派建筑,是秦瑯親自設計的,他后世時曾去過黃山、婺源等地旅游,對那里的老徽州風建筑極為喜歡。
馬頭墻,小綠瓦,總體的布局上,總是構思精巧,自然得體,講究的是個依山就勢。在平面布局上則規模靈活,變幻無窮,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充滿韻律美。
更別說其在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更是登峰造極,副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
徽式建筑就跟江南女子一般,小巧卻又精致,充滿韻味,尤其是在關中,在白鹿塬上這樣的地方,一對比起關中的粗獷來,就越發突顯那份格調雅致來了。
秦瑯帶著馬周走進這些院子。
馬周驚嘆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