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改動了大唐初的府兵之制,于邊疆設立節度使,建立軍鎮,表面上看適應了明皇開疆拓土的節奏,加強了邊疆戰事的效率,可實際上也埋下了藩鎮割據的隱患。
后來安史之亂爆發,也正是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發起的邊鎮叛亂,藩鎮之禍,從此伴隨著唐朝直到滅亡,都沒能好轉。
“朕也知道如今的府兵制,有許多問題,現在不解決,二三十年后也蓋不住會爆發,但找不到一個萬全之策,輕易的就更改,并不是個好辦法。懷良,你人聰明,又在軍中帶過兵打過仗,還懂經濟,你好好替朕思量一個兩全其美的新軍制出來,可否?”
秦瑯苦笑兩聲,世上哪有這么好的兩全之法。
初唐府兵制崩潰后,募兵制起,也因之興起藩鎮,安史之亂后,李唐也只能以藩制藩,卻始終找不到真正解決之道。
而后來經歷晚唐五代的宋朝建立后,深患藩鎮之亂,于是搞強干弱枝,內外相維的制度,把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在京城,侍衛親軍駐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馬最為精強,各方針知道兵力不敵,不敢造反,如果京城有變,各地駐扎的禁軍聯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夠對付,這就是內外相制,無輕重之患。
但是宋朝這種軍制雖解決了藩鎮之亂,但也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強干弱枝后,邊防力量不足,壓不住邊疆諸蕃。晚唐五代時的一個藩鎮,都能打的邊蠻們不敢吭聲,可一統中原后的宋朝,卻沒打贏過幾次像樣的對外戰爭,勝是小勝,敗卻是大敗。
這樣的軍制,秦瑯覺得沒什么好學習的。
至于明朝,嗯,曾經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確實是氣吞如虎,但是衛所制后來的糜爛,卻也不是一般的爛,武官和軍戶世襲制,搞的后來衛所軍官們都成了地主,衛所軍戶都成了奴隸佃戶,最后能打的只剩下了將領們的家丁親兵。
白山黑水間的野蠻女真人,最后殺入關中,一舉奪了江山。
女真人的八旗兵、綠營兵制,也沒什么可說道的,前期強盛了幾年,后期也是爛透根了。
想來想去,府兵制還確實挺強的,但問題是,府兵制的根子爛了,現在表面還不錯,但維持不了多少年了呀。
“臣一時也想不到什么好的辦法,或許可以實行更戍法,把邊軍、禁軍采用輪調法,定期輪調換防,對邊軍也采用平時由中低級軍官們統帶,高級將領無戰事時還朝駐京,遇戰事則皇帝選派赴邊統兵,戰罷即還朝之法?”
秦瑯試探著道。
李世民沉吟著,這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但還不是他想要的那種。
“最近西北邊疆又有些不穩固了,西域的肆葉護阿史那咥力現在屢屢攔截我大唐絲路商貨,還數次向高昌、焉耆、龜茲威脅,現高昌國王鞠文泰、龜茲王白蘇伐疊、焉耆國王龍突騎支,于闐王尉遲伏阇信皆遣使向我大唐西伊州求援,以拒咥力。”
“朕打算出兵西域,你是兵部尚書,得替朕好好籌劃。”
“明天早朝,朕要看到你!”
李世民說完,也不理會秦瑯便轉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