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本就是個搞錢高手,他變相的把郵票當成紙鈔來搞,又賺了筆金融錢。
“如果朝廷讓官員們在驛站住宿用餐時,用郵票來支付,然后你們驛站再定期拿郵票到官府結算這筆費用,你覺得如此?”秦瑯問驛長。
肥胖的驛長想了想,“倒也挺方便的。”
官員們出差往來,驛站接待,雖然也有相關規定,不同品級享受什么待遇等,可這里面管理還是有不少漏洞。而如果給郵票,其實就相當于是后來的驛券了。
不同級別的官員,出差公干,根據路程等,給予不同標準數量的郵票,這樣一來,各地驛站按票接待,吃住行,都用郵票,若是超出標準,自己貼,驛站不管。
若無公干差派,就領不到郵票,也就不能到驛站去享受招待食用出行等待遇了。
另外若官員帶的隨從家眷等,驛站也只按郵票接待,給多少郵票提供多少服務,相當于代幣了,你給一個人的費用,就招待一個人,不可能一個官員隨便帶上多少隨從等,都能享受驛站的招待服務。
“何不直接發錢?”驛長問。
秦瑯對著驛長呵呵一笑,若直接發錢給官員,那驛站收了錢,朝廷哪知道收了多少呢,哪比的上發票,這樣驛站拿了票,必須得到官府這里結算,這可全憑票結算,做不的假。
同樣的,直接把錢給官員,也會有問題的。
按標準給官員郵票,官員付郵票給驛站享受標準服務,驛站最后拿郵票來官府結算,這么一圈下來,無疑更好。
許敬宗進來拜見了秦瑯,也加入了這個話題的討論之中。
他認為郵遞站是私營,他們發行的郵票,類似于銀行錢莊們發行的銀票、莊票,若是驛站也用郵票這個名,容易混淆,不如改個名叫驛券。
官員住宿、飯食,還有車馬,都用券。
秦瑯倒沒說郵遞所我就是大股東,用郵票對我有好處,這點小便宜占不占無所謂,本來也沒打算占,只是郵票這個概念挺好。
換個名叫驛券其實也一樣,甚至還可以細分一點,比如驛食券,驛房券,驛車券,驛馬券,各分等級或是標明面額,如驛馬券分幾等,每等可用什么馬,到時驛站一張給結算多少等,也更容易對賬核查等。
驛站這玩意全國將近兩千家,養了幾萬匹驛馬,開支是很大的,以前接待官員食宿,用車馬等,開銷很大。
主要還是因為缺乏細致的管理。
“其實我覺得驛站的主要職責還是傳遞公文、軍情,其余的如接待這些倒還是次要的,可朝廷每年驛站的開銷極大,地方州縣留余的三分之一稅賦,倒是有兩三成都用到了這個驛站上面。”
“以后就要明確這個驛券作用,官員們公干出行,食宿騎乘都要有明確標準,根據官階品級,制訂食住車馬費用標準,連隨從數量和費用標準也要制訂,還有公干出行天數也要定好,嚴格按規定給驛券。”
既要給公干出行官員們提供食宿車馬的保障,但也要嚴格規范職務消費。各地支出的驛券,要單獨列一本公使錢帳本里,年終州衙統一結算,上報戶報審計,若違規、超標,都要給予重罰,以改變如今驛站體系的費用嚴重問題。
秦瑯本來是打算說讓驛站把食宿這塊分離出來,承包出去,朝廷每年還能收筆房租、承包費什么的,官員們拿券消費,同時允許驛站對外營業,但是想想,這一步可能邁太大。
官員到私營承包的驛館食宿,可能會有擾民欺民情況,也可能會導致接待標準不足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