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舅覺得周紹范如何?”
周紹范,汝南周氏,江南望族,父親周法尚是南陳大將,后仕隋,官至左武衛大將軍。高士廉知道周紹范是皇帝心腹,而且不久前還成了皇帝的親家,他的兒子被賜與皇帝第十女臨川公主訂婚。
當然周紹范能成為皇帝心腹,最重要的是他在玄武門中立下大功,在武德九年時,周紹范是太子建成的人,任東宮太子右衛率,宮變之時,周紹范立了大功,事后檢校殿中監事,與房玄齡一起專典機密,成為李世民的心腹大秘。
這幾年,周紹范也是一路加官晉爵,如今是左屯衛大將軍,譙國公。
平時不聲不響,可卻是李世民極信任的大將。周紹范的父親周法尚水戰很了得,當年跟來護兒率隋軍水師數次渡海攻高句麗平壤,周法尚死也是死在第三次征遼之時,當時他率軍在海邊準備渡海是病重而亡,死在征途。
高士廉有些摸不清皇帝的意圖,他是知道周紹范得皇帝信任的,這甚至是一位儲備宰相,按正常情況,周紹范是很有可能如侯君集、張亮等一樣拜相的。
“陛下準備如何設立水師?是單設水設成軍,派一大將統領,還是劃入各道分管?”
“阿舅覺得哪種更好?”
“十三市舶司統轄三十六座海港,自登萊半島,直到安南交趾,何止萬里?如果將水師統編,只怕難以指揮,不如于十三市舶司港,設一個水師折沖府,委一折沖都尉統領,或者于沿海諸道,每道設一位水師都督以統領,這樣劃分轄區,以有利于管理指揮。”
李世民思慮許久。
“朕接奏報,廣州都督府長史、廣州刺史黨仁弘貪污受賄嚴重,證據確鑿,深負朕之所托。他原為隋朝軍官,我與太上皇起義兵于太原,他率兩千眾來歸,做戰勇猛,辦事干練,朕深信任之,將廣州大都督府委任于他,誰知道他卻辜負朕。”
“朕先前一直在考慮,是否派秦瑯前往廣州任大都督府長史,嚴查廣州亂象,現在又覺得周紹范挺合適,你覺得呢?”
高士廉問,“衛國公彈劾案還沒有結果嗎?”
“查的差不多了,就等結案。”
“那臣請問,結果如何?有罪還是無罪?若有罪,當著有司定罪處置,沒有道理授廣州大都督府長史、廣州刺史這樣的要職。而若無罪,則應當按房相之例復相,若是這樣不清不楚的外調,只怕對衛國公不太公平!”
李世民愣了一下。
“其實秦瑯倒也不全無罪,大問題沒有,小問題還是有許多的。”良久,李世民才緩緩道。
“人孰無過?宰相也不是完人,小錯不掩大美,臣以為秦瑯當復相!”高士廉拱手拜道。
李世民皺眉。
“朕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