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樁交易不是赤果果的行賄送禮,是通過正常的商業手段進行的商業交易,出面的是四海商號和太行商號之間的對接,八百石胡椒三十萬貫錢,也在正常的價格范圍內,并沒有什么不合常理的地方。
而四海商號的那八百石胡椒,從太平港北上,也是經過了正常的海關納稅的,貨物清白,交易正常,皇帝就算清楚這里面的利益關系,也沒法指責什么。
再說了,這樁交易的背后,是海貿新規的出臺,李世民也是從中受益者。
“陛下,待新市舶法推行后,臣預估明年一年能夠入港的胡椒能達到萬石,如果按新市舶法,對胡椒抽解二成為稅,朝廷僅此一項就能抽得兩千石。若再發香料引,以其十稅二,又可得兩千石,則朝廷起碼獲利一百五十萬貫,就算胡椒數量增加,導致價格可能下跌,但至少也能有一百二十萬貫的收益,這還僅僅是胡椒的抽解和香引收益,陛下的內庫還能博買一成出售,一千石賺幾十萬貫是至少的······”
李世民愣住。
“你怎么能算到明年起碼一萬石胡椒到港?”
“陛下,胡椒這玩意雖我國不產,但在南海有不少地方產,本也不是什么特別稀有的東西,如今在我大唐賣的這么貴,胡商自然會拼命的販運過來。這些數字,都是諸港與胡商們交易時的一些數字預測,我這還是保守估計,若放開點預計,三百萬斤都不是沒可能。”
李世民咋舌。
“這也太多了點吧,這得拿多少錢帛來換?”
“臣建議市舶法中增加一條規定,對于胡商船舶來貿易,應當以物易物,如以絲綢、瓷器、白糖、紙張、茶葉等換胡商的貨物,不能直接以金銀銅錢等交易,尤其是對香料這樣的貴重貨物,更應當禁私下交易。”
說白了,就是要由朝廷壟斷控制,以貨易貨,能防止錢幣外流,還能控制輸出商貨,對大唐是有利的,也能加強對外貿易。
當然,重要的還在于朝廷掌控。
“胡椒不是產在天竺嗎?”李世民問。
“胡椒從西漢時就開始傳入,最早是隨著開辟的絲綢之路進來的,都說是產自天竺,但實際上,天竺并不產胡椒,而是從天竺的東方所販運過來的。”
胡椒的主產地在緬甸、印尼等地,包括許多香料,其實都是產自南洋群島上,但是這個時代的許多人并不知道。
說產自天竺,只是最早天竺等商人從中南半島、南洋等地販運香料,經天竺輸往波斯中亞,甚至是地中海歐洲等地,漢代時香料其實是繞了一個圈,從中亞經西域運到中原。
“陛下可知,在南洋的干佗利國,胡椒產地的價格是多少嗎?”
李世民對這個什么干佗利國,沒有半點印象,秦瑯主動的要來了紙筆,先在紙上中心位置畫出了一個點。
“這是長安。”
然后畫了黃河、長江,再劃出了海岸線。
“陛下,這是廣州,這就是欽州,這是安南交州,再往南便是林邑國,再往南是扶南國,再南便是南洋的群島,南海中有幾大巨島,其中這個大島便叫干佗利國,其俗與扶南、林邑略同,盛行大乘佛教,其地盛產檳榔、胡椒等。在干佗利國,胡椒很便宜,便宜到每石只要黃金二兩!”
“每石黃金二兩?”
李世民瞪大眼睛,在長安,秦瑯八百石黃金賣了三十萬貫錢,還有減價行賄之意,正常一斤估計得四貫以上,而如果是零售散賣,價格能賣到更高。
除了貴族,一般人誰吃的起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