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秦瑯喜歡競爭,有競爭才有發展嘛。我打算在蒲州買些地蓋酒樓,蓋一座地標性大酒樓,要讓蒲州人嘗到真正的秦家好酒,而不是只聽不實的傳聞。”
杜楚客不以為然,“秦相連這小小的蒲州也惦記著?”
“蒲州可不小,人口十萬戶啊。”
杜楚客給秦瑯倒酒,一時有些不明白秦瑯的真正意圖,堂堂衛國公,難道還真要跟蒲州酒商計較,要在這里買地皮建大酒樓賣酒?秦瑯的諸多產業里,酒應當不算什么了啊,秦家這兩年比較賺錢的產業應當是白糖,然后是茶葉,再是造紙印書以及造船這些啊。
“衛公有什么想法,不如直講。”杜楚客想不明白,就干脆開門見山。
“我說了啊,想在蒲州建個大酒樓,要向蒲州人推廣一下我秦家的酒,秦家釀了上百種好酒,我相信總有一種能讓蒲州人喜歡的。就算賠本賺個吆喝,可我也想在蒲州交幾個朋友。”
杜楚客不信。
“衛公想要蒲州酒市場的份額?還是說看上了蒲州鹽鐵之利?想要來分一杯羹?”
地盤是經過多年的經營劃分下來的,總會有人半路退出,有人中途加入,但沒有誰會輕易讓出自己的地盤和份額的,現在蒲州各產業的現狀不錯,發展很好,也很穩定。
杜楚客其實不太愿意秦瑯進來,蒲州并不缺資本,需要的是穩定發展。
他提醒了秦瑯一句,他出京巡省風俗,河東蒲州并不在巡省范圍之內。
“我秦瑯也不是那種以勢壓人的人,商場上的事按商場規矩來嘛,我只是對蒲州很感興趣,并不會壞了規矩的。”
接下來的幾天,秦瑯果然出手了。
他先是跟裴家談了許久,然后從裴家手里買下了許多地,既有蒲州城外的,也有蒲州城內的。
接著秦瑯便調人來建酒樓酒廠,甚至還開始成立鐵器商行等,平靜的蒲州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薛柳張呂等許多家族都開始往裴家跑。
認為裴家壞了規矩,不該引秦家進來等。
可裴家當初在裴寂倒下,裴矩當家時,就已經達成默契,要跟秦瑯結盟合作的,現在秦瑯親自跟裴家當家人談,許諾了不少無法拒絕的好條件,裴家當然愿意放秦家進來。
至于其它人家同不同意,裴家也并不太在意。
而做為父母官的蒲州刺史杜楚客,卻在那天招待過秦瑯后,只是靜靜的看著這一切的發展。
他一直都沒搞明白秦瑯到底要做什么,所以并不急著輕易出手,靜觀其變。
秦瑯在蒲州總共逗留了不到十天,然后留下了一張大酒樓的設計藍圖和一份蒲州商業計劃書后,便繼續帶著人馬北上太原。
蒲州的各個家族都如臨大敵,覺得秦家野蠻入侵,但對秦瑯來說,這不過是順路捎帶的一個小安排而已,并沒有什么太深的用意。
只是看中蒲州未來的發展前景,所以也想擠進這個市場罷了。
從蒲州繼續往北,一路上的風景很不錯,河東雖然西面黃河阻隔,東面太行環抱,但是卻又有著不少盆地,大小的盆地平原,使的河東向來是相當富庶的一塊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