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肥肉已經肥到皇帝都心動了。
當年前朝三征遼東,****做過衛尉寺卿,負責掌管全國武器,還曾負責調運糧草,而當今圣上那個時候雖年輕,但也已經跟著去過遼東。皇帝很清楚遼東高句麗對大唐的威脅,也自然很清楚卑沙城這樣的城池的重要性。
連尉遲恭這樣的猛將,都不肯放棄這意外到嘴的卑沙,皇帝也不愿意。
想明白了這些,那這接下來的議事方向也就有了。
房玄齡咳嗽兩聲。
“諸位相公,我以為現在局勢,暫時不是追究誰是誰非責任的時候,而是先善后處理。不管怎么說,大唐現在不應當跟高句麗全面開戰,朝廷既沒這打算,也沒這個準備,所以要馬上跟高句麗人和議。”
“和議?”尉遲恭大聲嚷道,“既然奪了卑沙,都開打了那就直接上便是,征召兵馬,調集糧草,打!”
房玄齡沒理會這個老黑。
在襄州當了幾年都督,據說啥也不干,整天跟幾個道士研究丹藥,修練長生術,你都修練長生術了,你就留在襄州繼續修練便是,你還跑回朝來當什么宰相。
你尉遲恭不是捐獻了萬貫錢財,在武當山為道士們修建道觀,建煉丹爐嗎,你就直接出家當道士修練去好了啊。
老房的意見是朝廷當派使者去跟高句麗會盟談判,想辦法把卑沙城劃歸大唐,其它方面,可以適當的彌補下高句麗,給如給高句麗王再加點散階,賞點香料絲綢啥的,又或者給泉蓋蘇文也授個大將軍賞他點錢,把他放回去。
這事就這么算了,大唐也不還回卑沙城,發賣為奴的那些高句麗人也不還了,事情至此為止。
魏征很鄙視這種行為。
一個個怎么凈是流氓呢?
仁義呢,道德呢,信用呢?
高句麗還是大唐的藩屬臣邦,有宗主國這樣主動欺負藩屬國的嗎?你們這樣搞,那以后誰還敢再給大唐當小弟?誰還愿意信服大唐?
退,必須得退,堅決要退,魏征認為就應當把卑沙、長島等襲取侵略之地全都送還,更要把被擄走的高句麗人放還,還要給予他們賠償,這才是宗主國該有的樣子。
而做為始作俑者的秦瑯,必須得嚴懲。
“卑沙城既然到了大唐之手,就沒有還回去的道理,我也贊成房相,可以給高句麗人其它方面的一些補償,就算賞給他們一筆錢,當是買下卑沙城也行,總之堅決不能還回去。”
“就算高句麗人要打,那也不用怕,他們現在正跟新羅在打,沒能力兩線作戰,真要打,我們完全不懼,正好收拾了高句麗,免的養虎為患,早打早收拾!”右仆射高士廉終于也跟房玄齡統一陣線了。
最后商議了一下午,也沒個統一結果,張亮做為秉筆宰相,負責把會議記錄整理審核。
堂后吏負責動手把會議做成書面記錄,張亮負責審核,最后用政事堂筆署名,然后呈報皇帝。
“政事堂就沒個統一意見嗎?”
李世民看過后,不滿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