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隋朝沒在征討高句麗中崩潰滅亡,秦瑯相信,楊廣抽出手來,肯定還會再征流求,一定會把臺島和整個流求群島都納入大唐疆域,并在上面置郡設縣的。
只是他沒來的及做這些就崩潰,最后于江都被弒,他的大業也就永遠再沒續寫。
大唐起兵太原,建國長安,統一戰爭一直打到貞觀二年才算徹底結束,到貞觀三年才干趴了東突厥和吐谷渾,算是真正的站起來了。
從始至終,大唐都沒有精力來管其它的,更別說這海上夷島。
隋朝時,整個福建當時都只有一個建安郡,下轄四縣,總人口才一萬二千戶而已。
到了唐朝此時,立國已經十五年,也僅有福、建、泉三州,下轄十縣而已,這也是福建道的由來,朝廷對整個福建道的統治力度,其實比云南、黔中道也沒強哪去,比嶺南都還遠遠不如。
畢竟嶺南還一直有桂林、廣州、交州這樣一直牢牢控制在中原王朝手里的核心要地,福建卻啥也不是。
福建真正的發展起來,其實是到了晚唐五代之時,王家兄弟入閩,在這里割據稱雄,王審知三兄弟開閩建國,帶來了大量唐末戰亂的士兵、流民百姓,在這邊墾荒屯田,努力經營。
當時中原混亂,閩南在王家的經營下,居然成了一個難得的世外之地,大量的士族、百姓、工匠們南下,進入這片相對封閉的地方,為閩南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
此后到了宋朝時,在福建設立了一府五州二軍,都是州級單位,故始稱八閩。而宋代海貿興起,福建雖然分山一水一分地,可卻有大量優良的海港,借著這波海貿東風,福建人在造船、航海、貿易經商這些領域發展迅速,取得驚人成績,福建也就越來越發達。
而在明末,因為清軍入侵等原因,福建的許多海商轉為海盜,當時最大的海商兼海盜集團便是鄭芝龍集團,鄭家在明末開始經營臺島,擊退荷蘭殖民者,組織起島上的漢人移民們,建立起了一支稱雄數十年的強大勢力。
直到后來鄭氏的部將投清,引清軍奪取了臺島,那時起,臺島直接納入中原王朝的統轄。
“這島有半個福建道大,盛產黃金、銅、硫磺、鹿皮、樟腦、檳榔,木材,稻米。”
“據一位往來島上的商人說,在島上有一位番王,他們部落十分強大,在他們國王的城寨里,有祭祀的金人,共有八個,每個千斤之重,皆為黃金。”
“另外,如今我大唐所用之樟腦香,九成其實都是商人們從流求島上番人們手中購得,僅去年一年,所購樟腦就達到了十五萬貫錢之多。”
樟腦可以熏衣防蟲,也可以入藥,還可以制香,唐人使用廣泛,樟腦香中,又以琉求島上的樟腦香最好。
這種緊俏的商貨,被臺島上的幾大番部番王們把持控制,商人們只能從他們的手里采購到樟腦,定價權也完全在他們的手里。
一年十幾萬貫的樟腦,讓番王們賺的盆滿缽滿,只是他們并不知道,那些海商,轉手把臺島樟腦運回廣州或是泉州,再進行下加工或包裝后,就能再轉手賺上幾倍的暴利。
秦瑯知道,歷史上,晚清還曾經因為臺灣樟腦,爆發過一場樟腦戰爭,當時英國人用鴉片跟臺人交易樟腦,影響到了衙門的官營之利,最終爆發了一場樟腦戰爭。
“三郎怎么知道的這么多?”
秦瑯呵呵一笑,“處默你先前放我這那筆錢,不是生息很多本金滾至萬貫嗎?告訴你,這里很大筆收益就來自于從流求島上販賣樟腦香來的。我們一擔十六貫錢向番王們收購,番王向島上腦戶收購樟腦,卻最多只給八貫。”
中間賺差價,一年都要賺七八萬貫。
“原來是這樣,那我們現在若是殺過去,這買賣以后豈不是做不成了?”程處默問。
“不用以后,現在就做不成了,去年底番王們就達成統一的態度,不肯再按十六貫一擔的價格賣我們樟腦了。他們提出了一些過份的要求,不斷大幅提高了樟腦的收購價,而且還要求我們把樟木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