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你說你一番子,何必搞的跟個士人一樣,好了,我相信你,因為你是聰明人,知道該如何選擇。”
秦瑯喜歡跟聰明的人合作。
本來流求島上那些番王要是聰明點,就不當那么貪婪,他們跟秦家合作,完全有更好的錢景,秦家都已經打算在島上大舉商屯,教番人種植甘蔗、棉花,教他們養馬放鹿,若是跟秦家合作,番王們的收益會十倍百倍于現在。
如今一年不過十來萬貫的樟腦香收益,他們就在那里明爭暗斗,甚至最后都要掀秦家鋪的桌子,這不是蠢是什么?
本來當秦家的代理人,他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
可他們自以為有足夠的本錢能要挾秦家,卻不知道秦瑯根本不是那種任人拿捏的人。
經過這幾年的交易,現在秦家對于島上的虛實也摸的很清楚了,島上各大勢力有哪些,都盤踞在哪里,各有多少人馬,甚至連哪里有什么礦,哪里有好的港口適合登陸,都摸的很清楚了。
福建這邊沿海多山,海灣良港多,水深,而對面的流求西面,沿海卻是以平原為主,海岸沙地多,缺少深水良港。
不過相對的,適合農耕的土地也多。
別看流求加上諸島,也不過半個福建道大,但論耕地,卻要比整個福建道還多,而且氣候等也都條件很好。
這么一個朝廷都沒納入眼中的寶島,秦瑯早就再三指示過要加強對島上的往來了。
原計劃是如福清這里一樣,先租地或買地,然后建立起商館或莊園,移民過去或是運奴隸過去種甘蔗建糖廠等,一步步先立穩腳跟,慢慢來。
可如今既然番王們要搞事,那秦瑯干脆就乘著這次機會,以訓練水師為由,拉新建的三大艦隊干過去。
重新選歡斯島槌等做為代理人,取代那些番王,秦家也可以直接圈幾塊地建起城堡屯莊等來。
秦家從來不會只滿足于樟腦香帶來的那點利潤,秦瑯的理念,賺錢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賺來的錢是工具,搶地盤才是真正的打算。
有地盤才能養人,有才是根本。
大舉開發封地武安州的同時,秦瑯也沒放過其它機會。
五姓七家為什么那么牛,除了經學上的壟斷外,那就是他們的經濟很強,但他們經商貿易也只是輔助,他們真正強的是以前購置兼并了大量的田地,每一家手里都握著大量的莊園,然后就是無數依附于他們的部曲奴隸。
在南北朝時代,這些士族們的莊園經濟,可以說是能影響一個王朝興衰的,有地就有糧,有地才有人。
掌握了土地和錢糧人口,他們甚至還一度擁有了很強悍的鄉兵,進而在政治上也占據高位,壟斷資源。
為何隋朝一統以來,五姓七家越來越不行,甚至一些旁枝都混到要靠賣女兒婚賺賠門財過日子?
就是因為朝廷各方面對他們下手,先是政治上打壓,然后是經濟、土地等多方面。
北魏時的占田制下,他們擁有著無數的莊園人口,到了后面均田制開始,他們通過自己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制訂出的均田制完全偏向這些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