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要設立流求羈縻州,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讓東海艦隊在雞籠駐一支艦隊,哪怕就是設一個補給港,也有許多好處。一個大唐水師的軍港,就必然會有軍艦,能夠極大的震懾島上的番人。
同時,軍港也能促進商港貿易,帶動經濟。
“那一萬多番人不能完全運到中原賣掉,我們得置換些人過來。不管是奴隸,還是突厥人,或是中原的貧困百姓,得多弄些人口過來才行,最好是漢人。”秦瑯沒太多時間慢慢的任其發展。
他希望能夠大量的移民過來屯墾開發,得有一定基數的漢人,才能真正的穩定這塊殖民地。
讓人取來紙筆,秦瑯鋪開紙,開始坐在流求島的淡水港沙灘上給長安的皇太子承乾寫信。
東拉西扯了一通之后,秦瑯跟承乾提出了關于廢除楊師道溫彥博二人先前的對突厥政策,提出要讓部份突厥人重返漠北,要把漠南的突厥人也都遷回長城以北,同時還要想辦法實行減丁政策,比如將一些青壯調到各地馬場去養馬,再把一些人征召到西南等地去守邊等。
他還提起了流求島這里的情況,希望承乾能夠給他弄一批突厥人過來屯墾開荒,在這里養馬放羊,同時震懾島番。
“關于殿下之前提到的那件事情,臣三思之后,覺得唯有一個對策,就藩。”
秦瑯最后說的這事,卻是之前承乾派人來見他,當面提到的一個麻煩事。隨著他的兄弟們的年紀漸大,承乾越發感受到幾個兄弟對他的威脅。
其中一母同胞的魏王李泰,如今在京中有著賢王之名,極得皇帝寵信,各種賞賜不斷,而且在京享受的待遇規格極高,皇帝甚至讓他建立了自己的文學館,招募了許多名士,然后編書。
編出了數套書籍,其中括地志更是讓皇帝也贊嘆有加,讓李泰狠刷了一波聲望。
而楊妃所生的吳王李恪,年紀跟他差不多,如今也是不論長相還是能力,都極得朝野稱贊,甚至皇帝不止一次的說李恪英果類我。
這讓承乾感覺壓力山大。
另一方面,才五歲不到的晉王李治,雖然還年幼,但卻也極得皇帝皇后的喜歡。
看著一個個兄弟們年紀漸大,尤其是那幾個極得寵愛的兄弟,李承乾感覺壓力山大,偏偏皇帝不顧他的意愿,非要他今年底就要跟蘇氏成婚。
面對承乾派人來問策,秦瑯也不好插手。
他讓承乾的親信帶話回去,讓承乾做好自己,不要管太多,暫時來說,不管是魏王李泰還是吳王李恪又或是晉王李治,都威脅不到承乾的儲君之位。
承乾這幾年做的事情,有目共睹,還是得朝野一致稱贊為圣賢太子的。比早幾年,又加了個圣字,從賢太子到如今的圣賢太子,可知大家對他的滿意。
比起賢王李泰李恪,還是強了不止一點。
也許李世民現在對于其它幾位皇子過于寵信,也是有些對承乾這般得朝野稱贊的一些復雜反應吧,隨著承乾元服,馬上又要大婚,承乾已經一天天長大成人,甚至擁有巨大聲望后,已經開始能讓李世民有些忌憚了。
寵信李泰李恪,也許不過是皇帝的一種平衡手段罷了。
不過這些日子,秦瑯又細細思考了下這件事情,覺得這事情也確實不能無視。他擔心承乾終究還是太過年輕,會被李世民玩的心態崩潰,以致出錯。
他在這封信末尾給承乾出策,讓吳王魏王就藩之國。
因為按制,李恪李泰他們早就冊封為親王了,只是過去年紀小,還不到就藩年齡,但現在隨著他們也開始元服,那么就已經視為成年了,出藩就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一旦他們出京就藩,則年紀輕輕的他們離開了皇帝的視線后,再賢明也掀不起什么風浪來,更影響不到承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