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是貞觀抑佛汰道的發起人,但并不表示他就反對信仰。
信仰是百姓的精神寄托,這是好事,他只是反對佛道過盛,甚至是充斥大量害群之馬。
新城即將建設,先立一座城隍廟,也是先請來守護者。
淡水城隍廟里的城隍爺,本來眾人想請秦瑯的天王像坐鎮,不過秦瑯拒絕了,如今他又是天王又是門神的夠張揚的了。最后他提議讓張鎮周來做淡水的城隍爺。
理由是張鎮周在隋朝的時候曾經兩上流求島,并帶兵擊敗過拒不向中原稱臣的番王,并且,他還曾經帶艦隊經流求向東,穿越釣魚島并發現了后世的流求群島。
而張鎮周在隋朝時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入唐后也是多有功勞,以淮南道行軍總管身份鎮撫江淮,又任舒州總管,平定洪宣兩州叛亂,后任家鄉舒州的都督時,更是為官清廉,深負名望人心。
后入朝拜左武侯大將軍,死后追贈廣州都督。
張鎮周不是第一個到流求的中原官員,也不是第一個帶兵征討流求的將軍,不過張鎮周在番人中還是有很大威懾力的,包括秦歡這些曾被他遷往中原的番人,都十分畏懼張鎮周之名。
“城西立城隍廟,城東則設東海龍王廟,城南設南海觀音廟,城北則是三郎父子的天王殿。”淡水縣長笑著道。
“就沒必要建天王廟了。”秦瑯搖頭。
“要的要的,天王廟可是列入國家正祀,而且是最高的國家級,咱們淡水當然得建,況且天王廟向來靈驗,能保一方風調雨順,鎮蝗遏疫,怎么能少的了。”
秦瑯不再反對,但是提醒,“城中要記得建文廟,要建的莊嚴大氣,不僅要以顏淵為先師配享,還要擇左丘明以下二十二先儒從祀廟庭。”
新淡水城中最中心的黃金地段,秦瑯特意規劃給了學校,學校的中心又為孔廟。
李世民近年正式確定了孔子為先圣的地位,并建立起從祀制度。
孔廟也成為學校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國子監太學孔廟為最高孔廟,然后又有州學孔廟、縣學孔廟等,都有嚴格的規格章程。
淡水新城將是流求州城,孔廟自然也是州級孔廟,附帶這里也將是州學。
秦瑯很重視學校,也是因為要想在流求長遠發展,文化教育這塊是重中之重,一手刀劍,一手書筆,方能把這個寶島納入中原版圖之中。
“三郎,番酋們已經陸續抵達了。”阿黃過來通知。
“來了多少?”
這次會盟,秦瑯也沒有召集全島,只是召集了臺北盆地,宜蘭平原還有桃園平原的平地番社,部份山地番也通知了。
更遠的地方,暫時還鞭長莫及,就連山區里也暫時沒法聯絡。
“來了大約一百多位。”
秦瑯心里有了計較,來的不算多,一半不到,但能來這么多也算不錯。
“有山地番嗎?”
“來了幾個。”
“才幾個嗎。”
程處默嚼著檳榔,他對這島上產的這玩意挺喜歡,剛開始接觸時覺得很沖,可試了幾次之后,居然有些上癮的感覺,越嚼越有味道。“要我說,咱們就是還太過客氣了,殺的人還不夠多,滅的番社也太少。讓我帶兵,再去滅他幾十個寨子,看誰還敢不奉令。”
秦瑯對程處默這種粗暴的想法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