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港。
今日格外熱鬧,淡水碼頭,一條條船順流而下,有獨木舟,也有小漿船,一個又一個的番子們抵達碼頭,站在這個他們并不算陌生的淡水城前,卻頭一回有了一種惶恐不安的感覺。
再不是過去前來貿易買賣時那種感覺了,過去,他們是主人,這些漢人只不過是些外人,是商人。
而今天,他們卻都接受了衛國公的召喚前來會盟。
不來不行,鳳凰八社酋長的腦袋被數千人馬高舉著巡游各地,兵臨一個個寨社前,向他們耀武揚威,懸首示眾。
有不服氣的,結果三兩下就被他們攻破山寨,落得個酋長被斬,全寨皆沒為奴的下場。
八社外又有數個社寨被滅后,其它的番社終于沒有人再敢捋虎須了,面對耀武揚威的漢人,他們只得客客氣氣。
送上鹿皮樟腦等禮物。
會盟。
衛公召集諸番酋長會盟,雖然好多人也擔心那漢人不懷好意,可沒有誰敢拒絕,也沒有誰敢不來。
一邊是強弓勁弩的威脅,一邊是美酒絲綢的禮物,他們又還能有什么選擇。
碼頭。
三大水師的戰艦停泊港口,白帆點點,蔚為壯觀。
水師陸戰隊更是直接在碼頭上操練,旗幟如林,號令震天。
那耀眼的明光甲,堅固的魚鱗甲,甚至還有從波斯傳來的精鋼索子甲,陌刀、馬槊、長斧,步槊、長矛······
看著這些比先前來到他們寨前耀武的兵馬更加強壯威武,番酋們暗自慶幸來了,可也更加不安。
一排全副武裝的士兵擋在碼頭上,所有到來的酋長被引到一邊登記。
“來自哪族哪社,酋長姓甚名誰,社中多少人口,青壯多少,此次前來的領隊是誰,來了幾個······”
樹蔭下,長袍吏員在那里問話,旁邊有通事翻譯。
如同盤查戶口一樣,盤問的清清楚楚,最后每人得到了一塊木牌,上面寫了他們的名字,族社,以及相貌等。
“這是你們的臨時身份牌,也是通行證,記得掛在脖子上,一定要顯露在外面,否則若是沒這牌子被巡邏的士兵們逮住了,弄不好可是要送去奴隸營的。”
淡水港新城區工地上,秦瑯正在帶人祭祀城隍。
新城還剛規劃好,還沒正式開工,可城隍廟卻第一時間先建立起來了。
城隍廟,是用來祭祀城隍神的廟,城隍又稱城隍爺。
城隍本指護城河,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于南北朝時,大唐百姓對城隍信仰滋盛,朝廷一面大力打擊各地的淫祀,一面卻也正式把城隍列入了國家祀典。
城隍是城池的守護神,在百姓的傳說里,他是冥界的地方官,相當于是一座城的長官,但城隍廟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各地的城隍爺都不同,基本上是以有功于地方的名臣英雄來充當。
因此各地的城隍們,有著這種接地氣的身份,再加上冥界使者的神通,故使的城隍在大唐深受歡迎。
尤其是貞觀以來,抑佛汰道,各地大量的佛寺道觀被取締之后,百姓們燒香拜佛沒處可去,于是官方正祀里的城隍等就熱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