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我也喜歡,可你這要求提的,就太過于逼迫了,實在劃不來。”
“我倒覺得不會,那馮氏兄弟的樣子,還是想要權力的,三郎肯幫他們,別說一個妹子一個妻妹,就是讓他們雙手奉上他們的妻子,他們也是愿意的。”
秦瑯見他越說越過份,“你覺得我秦瑯是那種奸邪之輩嗎?”
秦用也愣了阿黃一眼。
“咱們三郎是堂堂正正之人。”
阿黃呵呵一笑,“馮盎不知道得怎么跳腳呢,這事情我估計不會這么順。”
“也不會復雜到哪去,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大道,馮盎是聰明人,也不可能真逆勢而為的,他知道該如何選擇。”秦瑯道。
“馮盎要真那么痛快,嶺南也不會大唐立國都十六年了,還這般混亂。”
“誰也不會輕易的放棄手中的權力,但有一絲可能,都想保留。除非,到他們不得不放棄之時。而我現在做的,就是讓馮盎明白到了不放不行的時候了。”
······
數日后,長安傳回來一個消息,馮暄病逝于長安。
李世民下旨,令馮暄之子千牛備身馮萬輔回扶靈回嶺南,授其襲爵石龍郡公。
廣州城的秦瑯,接到這個消息后,馬上召見了馮魂的兒子馮游、馮復春和馮寧邦。
“馮公病逝,馮萬輔扶靈返鄉,回來后要丁憂守喪,暫時無法任職視事。本相打算讓你們兄弟代理化、崖二州刺史。”
刺史之職有兩個,馮魂卻有三個兒子,其中馮游以前一直跟著馮盎打天下,擔任過潘州刺史。
兄弟三個你瞧我,我瞧你,誰都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機會,可要一人自動退去,又都不愿意。
秦瑯卻一副你們自己決定的樣子,坐看兄弟三人在那里氣氛漸漸凝滯。
最后結果不出所料,老二馮復春和老三馮寧邦都知道老大馮游更強,于是立馬聯合起來排擠老大,最后明明能力更強的馮游,卻被兄弟倆一起攻擊。
于是秦瑯便順長眾議,表奏馮復春為化州刺史,馮寧邦為崖州刺史。
馮暄辛苦打下的基業,結果因他一死,秦瑯趁機讓他幾個兒子守孝丁憂,而讓馮暄兄長馮魂的兩個兒子來繼承刺史之職。
名義上是檢校刺史,可等馮萬輔丁憂三年期滿,到時情況什么樣可就不知道了。
二房的產業交給長房,名義上馮暄的家業還在馮家人手里,但實際上這又進一步的讓馮家內部矛盾更加復雜激烈了。
同時也讓本來依附于三房馮盎家的大房一支,脫離三房馮盎,開始自立門戶,分弱三房的實力。
一石數鳥。
對于冼家的三個州,秦瑯則安排馮寶徹的嫡次子任化州刺史,遠離冼家大本營海南島俚山,讓其庶子和侄子分任海南島上的儋州和振州刺史,特別是安排了侄子做更重要的儋州刺史。
各種摻沙子,離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