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不用說,冶鐵需要大量燃料,過去冶鐵都是伐薪燒炭,一個鐵廠,只能建在山里,因為燃料需要太高,如果不建在山里,那么燃料成本太高。
而現在秦瑯要在廣州建一個冶鐵中心,是因為他有了解決燃料的辦法,就是從武安州的大石炭場海上運煤過來,用煤炭來冶鐵。
將來甚至可以把燒炭加工成焦炭來煉鋼,相比起木炭冶鐵煉鋼,煤炭無疑有更大的優勢,特別是武安州的煤炭可是整個嶺南,甚至整個大唐如今最大的一個煤礦,還是露天煤礦。
這么好的條件不利用,那就太可惜了。
兩廣鐵礦,廣州海港,交州之煤,這三者合到一起,便能整合出一個龐大的煤鐵產業。
當然這個產業太大,秦瑯沒本事自己一人啃下,不管是上游還是中游或下游產業,都牽涉到嶺南各方面勢力,所以他需要各家聯合,有錢一起賺。
最重要的一點,各地鐵礦大多是在俚僚蠻們控制的深山地區,也是現在朝廷很難觸及到的鞭長莫及之地,借助聯合冶鐵,讓這些控制著最上游鐵礦的俚僚人,也都加入到這個大產業中來,秦瑯認為讓他們分享利益的同時,也正是打破傳統隔離,深入這些俚僚控制區的一個好辦法。
秦瑯細細觀察那些來參會的俚帥們,發現他們一個個果然聽的眼冒精光,不過很明顯,這些人并沒有急著表態,無疑是很慎重,想知道在這合作中,究竟是怎么個合作法,他們又能從其中得到多少利益。
少了,這些人肯定不會干。
沒有誰愿意為他人做嫁衣裳。
廣東多鐵,廣西多金。
而金和銀、銅往往伴生。
一條西江,貫通嶺南東西,這條黃金水道,可以把廣西的鐵料也運往佛山,同樣的,交州的煤,也一樣能沿西江運入內地。
佛山不產鐵,也不產煤,可佛山有煤鐵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交通運輸便利,有商貿貿易之利。
統籌整合,便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冶鐵產業,甚至能比中原還強的冶銷優勢。
一旦秦瑯劃下的那個餅真的做成,那么在座的眾人,人人都能得益。
不管是占著鐵礦卻撈不到錢的俚僚蠻,還是守著大港的漢人豪強,又或者是過江龍的南下勛戚貴族等等,大家有錢的出錢,有礦的出礦,有技術的出技術,有銷售渠道的出渠道,整合一起,一個寵大的煤鐵工業出現,誰與爭鋒?
歷史上明清時,佛山便以其冶鐵業成為天下四大商鎮之一,名聞天下。而明清時的佛山冶鐵,甚至都還只能利用木炭冶煉,大大受到限制。
看著一個個興奮不已的俚帥豪強們,秦瑯面露微笑,這個餅畫的不錯,有這么大的利益前景,大家對于秦瑯這個嶺南經略使越發恭敬和順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