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有個少年說,聽說集訓還會有新衣服鞋子發。
鎮南關。
名為鎮南關,可卻是武安州的北面門戶。
鎮南關下,門縣縣城,阿儂夫人正在招待從諒山等地趕來的各縣團練,帶隊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豪強大戶土酋們,如諒山縣令楊季真就親自帶著諒山團練過來。
武安州的主力精銳已經盡出鎮南北北上,現在州內防御就主要靠各縣的團練鄉勇了。
“衛公到哪了?”
楊季真一到門縣,就馬上詢問。
坐鎮鎮南關的阿黃聽到,便笑著道,“我估計應當到談州城下了,說不定此刻正揮兵將句町蠻殺的落花流水呢。”
阿黃娶了諒山楊氏的一個庶女,還得喊楊季真一聲阿爺。兩人結親后,關系倒也不錯。
阿黃是秦瑯心腹,楊季真則是諒山地頭蛇,各取所需,相互照應。
“真這么順利的話,那不應當傳令叫我們集結過來才對啊?”楊季元是個老狐貍,并不好忽悠。他認為左右溪如今的局勢,可能并不好,甚至是很壞。所以秦瑯才會把武安州主力盡調出關,甚至現在連他們這些團練土兵也都征召起來了,還把許多十多歲的中男也征召起來。
定是事情有些失控了,說不定大錘公子秦用和銀面韋陀秦勇還有那位號稱勇三郎的錢兵曹,都有可能已經打了敗仗都有可能,所以才要匆匆調兵加強鎮南關守衛。
“楊公你想多了,實不相瞞,是到了我們要收割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就跟農忙時雙搶一樣,自然得把所有人手都一起叫上,得搶天時呢。”
“真的?”楊季元半信半疑,他是秦瑯便宜丈人,但女兒只是個秦家妾,所以他一直沒能成為武安州的核心肱骨家臣,秦瑯對他始終防備著。
他對于關外的戰況局勢,全都來自于秦家,對外面真實的情況,其實一直云里霧里的。
“楊公可得把握好機會啊,這次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要不了多久,句町大潰敗,咱們就要一路追殺過去,到時無數的句町蠻寨就任我們搶,手快有手慢無,誰人多誰就能多搶。”
“我總不會騙楊公你的,你看我,我可是把我領地里所有十四歲以上的老少爺們都帶上了,甚至把我工坊、礦山里的奴隸都拉過來了,這次我阿黃可不會吃虧,一定要搶他個痛快,搶他個過癮。”
楊季元想了想,選擇相信阿黃,然后匆匆回去找子侄發話,讓他們趕緊回一趟諒山,再多召些人過來。
“前線真吃敗仗,要打進關里來了?”幾個楊氏子侄驚道。
老楊搖了搖頭,“不,看樣子這次句町蠻要完蛋,黃彪他們都擼起袖子準備大搶一把呢,所以咱們先前判斷失誤了,你們趕緊回去,能帶多少人就帶多少人過來,咱們這次不能錯失這個好機會,也要狠狠的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