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則劃分到了滄江一線,老四劃分的是七溪縣,其實就是奇窮河匯入平而江一帶,這里有七條江匯入了左溪上游平而江,故稱七源。
李世民實際上就是把武安州北面的平原丘陵地區,與白藤江南面的平原地區給劃分出來了。
剩下的白藤江以南地區當然是最平坦肥沃的河口沖積平原,但這里雖肥沃,可沒了北面山區的險要屏障的話,其實就是無險可依了。
富雖富,但也沒啥威脅了。
當然,最富的這一塊,李世民也是為將來等長樂公主李麗質正式嫁入秦家生了嫡子后,給秦家嫡子留的,最好的肥肉總得留給自家人嘛。
“諒山縣令等職,早已授給了先前歸附秦瑯的地方俚帥漢豪們了,并且承諾是世鎮。”太子提醒秦瑯。
結果李世民呵呵一笑而過,那又如何?
這是秦瑯自己的事情,若是因此秦瑯封地上起了點小麻煩,他還挺樂意看到的呢。
李世民提筆又連圈再劃的一通操作,最后把武安州白藤江以北之地,全裁并為七溪、諒山、北江、淥水四個縣,授秦俊四人為世襲縣令,許子孫推恩世襲。
不過按朝廷的這種推恩分封法,秦俊是世襲諒山縣令,等到他兒子依然是世襲縣令,但其它兒子也要分封一些地方,秦俊兒子的縣令官職是還管一個縣,但封地大減,權力自然也就大減。
就如現在秦瑯這個武安州都督,都一下子少了四個縣地盤了。以后秦瑯兒子生的越多,李世民再來個天恩浩蕩,再給他推恩分封一下,搞不好白藤江以南的地盤,又要變成數塊小封地,雖然以后代代都有一個秦瑯的子孫當武安州都督、刺史,可真正能管的地盤越來越少,其它的兄弟子侄叔伯們,未必真會聽他的。
等到一塊偌大的武安州,變成了無數個鄉村莊園之后,皇帝就再不用怎么擔心他們了。
有些缺德。
但明著來說,這是恩賞,你還不能說什么,更不能反對。
“朕這也算是對的起秦瑯的功勞了吧?”
承乾能說什么,就算是自己的老師,可這時也不能站在老爹的對面啊。
“承乾啊,李象是朕的長孫,朕也得給他一塊世封地,要不你就在新安州、武峨州之間替他選一個做世封地?或者等秦瑯平定僚子部后,朕干脆在其地設立一個句町都督府,到時讓李象做句町都督?”
“兒臣替象兒謝過父皇,不論父皇給象兒賜封何處,皆是天恩,兒臣代象兒謝領!”
李世民笑了,對這個回答很滿意。
“嗯,做為皇族宗室,就得屏藩邊疆,保衛中央。我看就賜封李象為句町都督府世封都督!”
爺倆一番長談,承乾退出時,岑文本受召面圣,正式起草冊封內制詔書。
當天,皇帝詔令頒出,秦瑯四子皆推恩世封,一時震驚朝野,而皇太子庶出長子李象剛出生既冊封為敦煌郡王,世封句町都督府都督,也同樣驚到不少人。
這道旨意一出,原本侯君集來勢力洶洶彈劾秦瑯一事,也就再沒能掀起半點浪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