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時帶來的那把樸刀他倒也一直帶在身邊,只是去了長桿,掛在腰間,充當一把近身用的刀,更多的時候是用來砍柴等雜用。
攻城攻多了,就算是平登堡來的少年們也都有了經驗,不慌不急,有條不紊。
他們甚至不忘在穿裝備前,先撒泡尿拉個屎給自己排干凈,還有的在同伴幫他系甲的時候,趕緊吃一把干糧的。
劉延壽還不忘把一個小布袋揣進懷里,那是軍營醫官分生下來的一個急救藥包,里面有紗布、金瘡藥、針線等,如果受傷,可以自己簡單的清創包扎一下。
畢竟戰場上的醫官數量極少,一場戰斗過后,死傷不少,是很能及時救治的到的,能夠先自救的就先自救一下,總好過錯失最佳搶救時間加重傷勢的好。
又是一通鼓聲。
已經裝備好的劉延祿等趕緊向著自己的那面燕子隊旗前趕去,同樣手持一桿步槊的隊頭已經站在旗下了,燕子隊旗由隊中最高大的常老三執著,他是隊中旗手,一旦隊頭陣亡,戰場上他將接任隊長職務。
隊副是個諒山來的五十來歲的漢子,個頭不高,但缺了一只耳朵,一看也是個狠人。
做為隊副的王老頭,手中武器是一把斬馬大刀,據說大唐府兵里的隊副一般是裝備陌刀的。
他們打仗的時候,跟隊頭相反,隊頭居于隊伍最前引戰,而隊副卻是居于隊伍最后押陣。
隊副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押陣監督,戰斗時誰敢后退,他那把大刀就斬誰。同時,隊副還要負責記錄一隊士兵們的戰功表現,最后軍功薄也主要由他記錄的。
劉延祿一隊五十人,多數都是武安州征召上來的中年少男,只有隊頭隊副旗手三個是丁男。
隊頭也姓劉,見到他便向他招手。
“咱隊兩個傔旗上次打安德寨時傷了一個,留在那邊了,你補上。”
劉延祿一聽十分激動,隊中一名旗手,有兩名護旗手。戰斗時,隊頭居最前第一列,旗手和兩個護旗手居第二列。旗手和護旗手都要選人高馬大武藝精練的,旗手甚至是隊副一級的,護旗手也是跟火長同級的。
一隊編五十人,設五火,每火實際上只有九人,因為隊頭隊副和三個旗手是不編入各火的,屬于軍官,各種待遇等也都是全隊最好的。
打仗的時候也容易立功。
他們這一隊人在鎮南關編隊,到了平孟寨開始后打了大小也有十幾場仗,也有些傷亡,雖然也幾經補充,但攻打安德寨等幾場仗,都打的急,戰后都還沒來的及補充,現在全隊還有四十一人。
減員七人,剛好編滿四個戰斗中隊三十六人,再加隊頭旗手那五人。
“做為傔旗,你小子明白你的職責吧?”本家的劉隊頭問。
“旗在人在!”
“嗯,你的任務就是護衛隊旗和旗手,就算旗手老五倒了,你也不能讓隊旗倒下,你跟何大頭勿必得保證隊旗安全,還有,戰斗時記得緊跟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