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這個時候大唐可以打,但跑到漠南甚至漠北去打,不值當,尤其是眼下夷男雖跋扈,但也確實有本錢,他麾下有可戰精銳二十萬騎,雖然薛延陀沒有當初突厥那么強的騎兵,薛延陀人卻擅長打鐵,他們擁有不弱的制甲能力,不僅有皮甲還有鐵甲,所以薛延陀有一支很特別的引以為傲的騎馬鐵甲步兵,機動迅速,擅射,而且防御力強。
夷男也正是憑著這快馬、鐵甲和利箭,把漠北諸部都壓的死死的。
朝廷未必會怕他們,但不值得打,風險也收益不成正比,政事堂宰相們多數意見,都是讓突厥人在漠南與薛延陀人爭斗,然后聯合漠北的回紇人,最好是再拉上奚、契、習等東北諸部,跟薛延陀人玩。
大唐只要在后面搖旗吶喊就行,坐山觀虎斗。
反正只要戰火沒燒到大唐邊境上,暫時就可以淡定從容。
李世民對此倒也支持,遠征薛延陀,耗費太大,風險也高,打贏了也沒什么,可萬一打敗了,那可就不得了,李世民也不愿意冒這樣的險。
于是乎,現在政事堂每天都在忙著跟薛延陀斗智斗勇,雙方都保持著克制,各種你來我往,嘴炮打的兇,文章發的快,但光擺陣勢沒真干,連楊國忠這個東突厥大汗,現在也不得不暫留白道,以黑城為臨時汗庭,搞的李思摩這個東突厥南面小可汗處境很尷尬。
另一邊,高句麗人雖然大致被大唐按住了,可也還時不時三天兩頭的來找些麻煩,總是叫屈喊冤,甚至遼河邊境上也總不太平。
政事堂宰相們既要安撫在碎葉千泉山悶悶不樂的西突厥泥孰大汗,又要忙著跟漠北的薛延陀夷男大汗斗智斗勇,這邊還得不時的安撫下虛張聲勢的高句麗人。
這時候,還真沒有誰有精力去關注在那天之南的一點蠻部作亂,什么十萬二十萬,千里百是的,都沒人太在意,再怎么折騰,一群南蠻子也掀不起什么浪花來,或者說,大家對于在嶺南那邊負責的秦瑯和李大亮,都十分信任,相信再大的亂子,他們都能壓的住,所以也就懶得太費心那邊了。
政事堂收到最新奏報后,也只是在奏折外面貼了張黃票,上面的票擬也是極其簡單,就差只寫個知道了三字了,然后就這樣經銀臺司轉呈皇帝。
翰林院的學士們幫皇帝整理奏章的時候,看過之后,也只是將其歸入無甚輕重之列,奏事的時候,大學士岑文本把關于漠北薛延陀部最新局勢等一些緊要奏章呈到皇帝面前,然后口頭簡單匯報了下一些其它事務。
關于秦瑯所奏嶺南討蠻一事,只是一句帶過,句町蠻大敗,其女酋率眾逃入西南和蠻部,李大亮率交州軍繼續追擊,秦瑯正引兵橫掃句町老巢,戰情一如繼往的大好。
李世民嗯了一聲。
停下手頭的朱筆,抬起頭來。
岑文本立即停止奏報,等待皇帝指示。
可皇帝沉吟半晌,最后卻只是點了點頭,然后道,“繼續!”
過了幾天。
岑文本奏事的時候,又是口頭順帶奏報秦瑯平蠻進展,前后于句町故地設置七州之地,擒俘叛蠻十五萬余眾······
李世民有些驚訝的道,“捉了這么多蠻子?”
對于秦瑯于句町蠻之地所設立的那七個州,李世民也都點頭表示許可,句町之地劃設七州,其中一州歸云南道,兩州歸廣西道,一州歸黔中道,剩下三州歸入廣南道。
走到一邊書架前,取出一副地圖,李世民在上面手指劃動,比劃著秦瑯的平蠻進軍路線,還有這新設的七州之地。
皇孫李象封地句町州,便是在安南道的西北角上。
“既然句町已經打下來了,回頭讓東宮安排些人,前往句町著手籌建句町都督府和敦煌郡王府,先派人代象兒經營管理著,待其冠禮后前往就藩鎮守。”